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元璋看到這些寶物喜形於色,馬皇后卻在一邊潑涼水:“元朝有這些財寶卻不能保住國家,我想,大概真正的帝王們另有其他寶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說:“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寶。”馬皇后接著說:“陛下說得對。

我與陛下從貧賤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擔心驕橫縱恣由奢侈而生,國家危亡皆細小之處而起,所以希望廣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馬皇后接著又說:“法屢更必弊,法弊則奸生;民數擾必困,民困則亂生。”皇帝一聽,真是至理名言呀,馬上叫來女史錄入史冊。

在她生命的最後關頭,她還是進諫不止。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馬皇后得了重病,臥床不起。皇后知道朱元璋的壞脾氣,害怕治不好而連累醫生,竟堅持不肯服藥。彌留之際,朱元璋問她還有什麼話講。她說:“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史書上還說,馬皇后出殯那天,南京百姓幾乎傾城而出,自發為她送葬。時值盛夏,史載那天忽然電閃雷鳴,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那扶老攜幼的萬千百姓在大雨中慟哭,竟然沒有一個回家躲雨的。

然而,自從馬皇后死了以後,朱元璋愈加孤獨,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打大臣的屁股更頻繁了,大臣們的腦袋也更容易掉了。那些倒黴的大臣宮女妃嬪,恐怕比朱元璋更加想念馬皇后。

馬氏作為一個平凡女子,生在亂世,有膽有識,在艱難逆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在大富大貴時,不奢不驕,始終不忘民間疾苦,不改勤儉本色,並用自己的言行來規勸、影響皇帝朱元璋,做出極不平凡的業績。馬皇后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諸後乃至命婦民婦皆以其為楷模,爭相仿效。

美人地理

明孝陵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鐘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於此。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洪武十六年(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與馬皇后合葬於此陵。明孝陵的附屬工程一直延續到永樂三年(1405年)。明孝陵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1)

陳圓圓(1624—1681),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江蘇武進人。圓圓初為田畹歌妓,後為吳三桂之妾。李自成破京師,擄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攻破李自成,圓圓復歸三桂。後吳三桂為滇王,圓圓隨往。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

不得不提的情事

這位美人的名字,雖然在民間口熟能詳,可在正史上還有待考證。《明史》寫作“沅”,字畹芬。《庭聞錄》則明確記載:“陳姬,名沅,字圓圓。”據說她本姓邢,只因母親早逝, 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

後來大概是家裡太窮的緣故,圓圓流落至蘇州,“賣身為妓”。因為有傾城之色,更具天籟之音,所以時人盛讚她“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按鈕琇《觚剩》的說法,她“每一登場,花明雪豔,獨出冠時,觀者魂斷”。與她曾有一段萍水之緣的冒闢疆,也說她“擅梨園之勝”,並在《影梅庵憶悟》裡回憶道:“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鸞之在煙霧”,而聽了陳圓圓“咿呀啁哳之調”,簡直要“欲仙欲死”。

關於冒闢疆和陳圓圓,還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情事。從某種程度上講,陳圓圓後來被皇親擄去,與他還有些扯不清的關係。當初,陳圓圓對這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字闢疆)可謂情有獨鍾。初次見面後,就“牽衣訂再晤”,期望冒公子偕她遊玩,或看光福梅花,或觀虎丫叢桂,一副情竇初開的嬌痴樣,真是可愛得緊。只是冒闢疆有“省覲”的大事,“不敢遲留”,方才作罷。後冒闢疆再訪陳圓圓,卻聽說“已為竇霍豪家掠去,聞之慘然”。本以為“佳人難再得”,誰料卻是一場虛驚。可能是陳圓圓得到好心人通報,所以被搶去的是一個假的陳圓圓。於是在朋友的引薦下,冒襄復見陳圓圓。大概這個時候,陳圓圓已經預感到危險將至,所以第二天一早,便淡妝登舟拜詣冒母,隨後卒然以終身相托:“餘此身脫樊籠,欲擇人事之。終身可託者,無出君右。”冒闢疆大概一時回不過神來,只好尷尬回絕道:“兩過子,皆路梗中無聊閒步耳。子言突至,餘甚訝。”當時冒闢疆正苦惱如何處理老父親的禍事,因不想連累陳圓圓,所以“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