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毫無疑問,現今中國才是全世界第一石油使用大國,煉油廠最多,也控制著全世界最多的油田。
中國石油開採,帝國鼓勵在境外勘探,對國內油田的勘探開採審批極為嚴格,帝國石油公司,主要的產油地便在南洋,加里曼丹島的油田和塞蘭島的油田。
加里曼丹島不必說,除了汶萊周邊,盡屬帝國之殖民地,同時加里曼丹島也有著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塞蘭島在東印度群島最東側,從航海貿易的角度認知,並沒有什麼商業價值,是以很快也落入了中國人手中,而且從其島嶼沿海發現了油田。
葉昭自然也不會放過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的油田,而與荷蘭人簽署協議之後,代表著印度尼西亞的所有油田都納入帝國囊中,實則以現在中國石油需求,只需蘇門答臘島的一處油田便可以解決,只是葉昭提起石油就興奮,恨不得把石油產地都圈在自己勢力範圍內。
而現今西方國家,石油工業發展最快速的是美國,英國勝和行在六年前吞併的標準石油公司,任命小股東洛克菲勒為CEO,開始了兼併全美石油公司的偉大旅程。
當然,任誰也不知道,財大氣粗的英國大亨威爾斯,他的勝和銀行會有中國皇帝一半的股份。
至於說荷蘭,和許多歐洲國家一樣,遠未認識到石油的重要性,在中國人承諾保護其商業利益並且承諾若第三國家侵佔荷蘭人在南洋的貿易利益,則中國人便視其為有敵意行為後,荷蘭人很快便在最新的友好條約上簽字。
顯然荷蘭人對於中英兩國的密約有所耳聞,而在英國人雷聲大雨點小也不願意與中國人撕破臉,或多或少在東方推行了綏靖政策後,中國毫無疑問成了南洋海域的國際警察,緩和與中國的關係,得到中國人的安全承諾在南洋變得極為重要,所以在與中國人簽訂了最新的友好貿易條約之後,荷蘭國內爆發的是歡呼聲。
葉昭又開始考慮西域鐵路延伸的計劃,最後還是掐滅了這個念頭,太超前了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倒是可以與奧斯曼帝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靜觀其變,大多數西亞國家,都是奧斯曼帝國崩潰後獨立,這個世界因為自己的介入未來變成怎樣誰也不清楚,走一步看一步就好。
同時葉昭準備推動與美國人談判,禁止在太平洋特定海域捕鯨,其實以現今的捕鯨業加工技術,隨著石油工業興起,捕鯨業必然會衰敗,因為現今捕鯨,無非是照明劑和潤滑劑市場,這兩個市場已經在逐步被廉價的石油產品代替,捕鯨業衰落是必然的,等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發現鯨產品的新用途,鯨的種群才會面臨更大的消亡危險。
雖然葉昭令外務部同美國人談判,更多的還是宣示在太平洋的主導權,但卻也不免發現,不知不覺中,他手中的權力,已經可以逐漸影響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深海物種的興亡,這種奇妙的感覺或許只有經歷過二十一世紀文化薰陶的人才能感受到。
在中國和荷蘭簽訂條約的第二天,葉昭便登上了前往天湖城的火車。
與葉昭同行的,是京師大學土質學系的兩名講師,都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其中一位還是葉昭當年送出去的學童,姓張,叫張金昌,只是張金昌自己,也不知道坐在他對面的化學系講師文先生,便是當年的大恩人。
葉昭的身份是化學系客座講師,與土質學系的教授講師接觸不多,而這兩年,葉昭便是私訪,也不再化妝,或許是因為心態的變化,被發現就發現好了,沾一臉鬍子,成何體統?
是以雖然近兩年照相技術發展極快,葉昭更上過幾次報紙,但他出巡反而更加坦然,也不似以前那般遮遮掩掩。
當然,如果不是葉昭的身邊人,怕也沒人會將照片上氣度森嚴但因為技術問題略顯僵板的大皇帝和葉昭混為一談。
張金昌和王自忠兩位學者正討論災變論和均變論的爭論,現今地質學的宏觀理論來說,有災變論和均變論兩種,災變論認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災變導致生物滅絕,均變論則認為自然法始終一致。
帝國各大學地質學系,主要是學習研究礦物開採提煉技術,便是講師教授,實則也是傳授課業之餘,自己也在學習研究提高,畢竟從全世界來說,這是門新興學科,遠沒有一套真正系統的理論做指導。
張、王兩位講師去天湖城,主要還是為了勘探天湖城周邊礦藏,但兩人書呆子氣發作,天文地理的討論,最後就爭論起來。
葉昭也不插嘴,只是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時隔數年,再去西域,卻是有了火車,三五天時光,可謂轉瞬即到,又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