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2回年換屆選舉時生的事情來說。按照規定,總參謀長將連任兩屆,即與國家元同時更替。但是在2回年初,袁晨皓就提出,因為總參謀部的犬部分權力已經交給國防部,成為了貨真價實的軍事指揮機構。而不是軍事統帥機構,所以應該加快總參謀長的輪換度,讓更多的將領有機會了解總參謀部的工作,以便培養更多的人才。雖然袁晨皓的這一提議並沒錯,而且得到了很多人支援,但是以當時的情況,袁晨皓的這一提議只會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顏靖宇已經與裴承毅組成競選搭檔,等於向軍隊做出了最大讓步。如果再按照袁晨皓的提議來改組總參謀部,意味著軍隊將徹底亂套,顏靖宇在軍隊裡徹底失去言權。毫無疑問,如果顏靖宇採納了袁晨皓的意見,結果就是裴承毅繼續當他的國防部長,不可能獲得成為國家副元的寶貴機會。
總而言之,瞭解袁晨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軍人。
當然,這不見得是壞事,至少在裴承毅看來,這不是什麼壞事。先得承認,真正有才能的人都有野心。沒有野心。往往意味著沒有才能。特別是對力世紀的年代之後出生的軍人來說,由於思想與價值觀念的改變,在利益問題上更加積極主動,也更加直接。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正是因為這些所謂的後、田後的價值觀與老一輩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在乎必要的生存環境之外。還非常重視公平、自由、民主等更高層次的政治與精神需求,也更加在乎社會體制對自身利益的影響,讓共和國當局在引世紀力年代後期不的不重點考慮政治改革,而且把政治改革放在了經濟改革之實上,裴承毅就是一個有野心的軍人。不然不會在脫下軍服之前就步入政壇,並且在短短舊年之後就成為了共和國二號領導人,還很有可能在年之後成為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
與裴承毅相比,袁晨皓的野心並不差勁。
問題是,袁晨皓的運氣卻沒有裴承毅那麼好。用俗話來說,就是命不好。
眾所周知,一個從政的將領就足夠了。別說共和國,即便在美國。任何時期也最多隻有一位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軍人,比如南北戰爭之後的格蘭特、美西戰爭之後的羅斯福、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艾森豪威爾,其他任何能夠與之爭輝的軍人都會受到壓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麥克阿瑟父子老麥克阿瑟在美西戰爭後被“流放”到菲律賓當軍事總督,小麥克阿瑟則在朝鮮戰爭之後光榮退役。雖然共和國的體制與美國有差別,比如在趙潤東執政時期,彰茂邦的影響力就不比同為軍人出身的趙潤東差多少,但是在王元慶之後,就沒有同時讓兩個軍人起舞的空間了。比如在林嘯雷當總參謀長的時候,裴承毅就去物理實驗中心躲了好幾年。當裴承毅回來的時候,林嘯雷又主動交出了權力。
實際上,這種只艙容納一位軍人的政治體制,主要就是為了防止軍人專權。
可以說,這是民主制度在和平時期的必要防範措施。
正是如此,從袁晨皓的角度出。在和平時期,他怎麼也不可能越裴承毅。因為裴承毅只比他大舊來歲,而對政治家來說,這點年齡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袁晨皓要想出人頭地,就得充分利用戰爭帶來的機會。
如此一來,在戰爭問題上,袁晨皓自然要比裴承毅積極得多。
當然,這也是共和**隊內部存在的嚴重問題,因為所哼哼野心的軍人要想越裴承毅,獲得足以自我滿足的成就,就得在戰爭問題上做手腳。毫無疑問,共和**隊中絕對不缺乏像袁晨皓這樣的軍人,實際上,幾乎每一個。年紀在的歲以下的將軍,都具有非常大的野心。正是如此,不管在什麼時候,共和**隊都表現得非常具有侵略性,甚至在很多時候會主動製造衝突。比如在兒心的時候。南亞戰區在策土小一次打擊衣索比亞境內極端紜。練營地的時候就故意轟炸了一支由美國援助的國際救援機構的車隊,炸死了包括銘美國志願工作人員在內的刃多人,差點在兩個級大國間引直接衝突,而這其事件的直接負責人就是南亞戰區司令官李東石上將凌雲霄在秘7年宣佈退役,由李東石接替他出任南亞戰區司令。
同樣的事例舉不勝舉,這些都說明。共和**隊不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
當然,在某些時候,這不見得是好事。
比如在這個,時候,袁晨皓就認為裴承毅不再是軍人,而是個政治家。其所做的一切不是在為戰爭服務,而是在為蚌後的換屆選舉服務。
袁晨皓到底在想什麼,裴承毅並不在乎。
事實上,軍人間的對話非常簡單,那就是靠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