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致疑吾大總統者,恐不敬莫大乎是也。
594
梁任公與英報記者之談話975
記者問曰:籌安會一派謂古德諾博士實倡此說,而本記者前訪博士,則謂並無此主張,先生與博士夙交好,嘗與論及否?梁君答曰:此次博士重來,曾一見訪,吾適在津,未獲相見。惟博士嘗有書致憲法起草會,所言皆就國民憲法立論,未嘗他及也。
記者問曰:聞先生在憲法起草會列席頗少,何故?梁君答曰:吾自南遊一次,感受暑熱,繼續患病,旋愈旋作,中間或不能列席,非有他故。
且前數次所討論尚未及憲法內容,偶缺席當無傷,此後深願與同人作速進行,將此種國家根本大法早具草案,聊盡國民義務於萬一也。
595
085梁啟超文集
在中國公學之演說
(1920年3月20日)
梁任公先生近自歐洲歸國,適上海中國公學恢復後第二次開學,遂開會以歡迎之。梁先生即席演說,主張發揮固有的民本精神,以矯歐洲代議制度及資本主義之流弊,頗足為國人當頭棒喝。茲錄其詞如次:鄙人對於校中任事諸人皆為道義交,可謂精神上久已結合一致,惟自己未曾稍盡義務為可愧耳。此次遊歐,為時短而歷地多,故觀察亦不甚清切。
所帶來之土產,因不甚多,惟有一件可使精神受大影響者,即將悲觀之觀念完全掃清是已。
因此精神得以振作,換言之,即將暮氣一掃而空。此次遊歐所得止此。
何以能致此?
則因觀察歐洲百年來所以進步之故,而中國又何以效法彼邦而不能相似之故,鄙人對於此點有所感想。
考歐洲所以致此者,乃因其社會上、政治上固有基礎而自然發展以成者也。其固有基礎與中國不同,故中國不能效法。歐洲在此百年中,可謂在一種不自然之狀態中,亦可謂
596
在中國公學之演說185
在病的狀態中。中國效法此種病態,故不能成功。
第一以政治論。例如代議制,乃一大潮流,亦十九世紀唯一之寶物,各國皆趨此途,稍有成功,而中國獨否。此何故?
蓋代議制在歐洲確為一種階級,而在中國而無此可能性。
蓋必有貴族地主,方能立憲,以政權集中於少數賢人之手,以為交付於群眾之過渡。如英國確有此種少數優秀之人,先由貴族擴至中產階級,再擴至平民,以必有階級始能次第下移,此少數人皆有自任心。日本亦然,以固有階級之少數優秀代表全體人民。至於中國則不然。自秦以來,久無階級,故欲效法英日,竟致失敗,蓋因社會根底完全不同故也。中國本有民意政治之雛形,全國人久已有輿論民巖之印象。但其表示之方法則甚為渾漠為可憾耳。如御史制度,即其一例。其實自民本主義而言,中國人民向來有不願政府幹涉之心,亦殊合民本主義之精神。對於此種特性不可漠視。往者吾人徒作中央集權之迷夢,而忘卻此種固有特性。須知集權與中國民性最不相容,強行之,其結果不生反動,必生變態,此所以吾人雖欲效法歐洲而不能成功者也。但此種不成功果為中國之不幸乎,抑幸乎?先以他國為喻。如日德,究竟其效法於英者,為成功歟,抑失敗歟?日本則因結果未揭曉,懸而勿論。且言德國。其先本分兩派,一為共和統一派,一為君主統一派,迨俾士麥出,君主統一乃成。假定無俾氏,又假定出於共和統一之途,吾敢斷言亦必成功,特不過稍遲耳;又假定其早已採用民本主義,吾敢決其雖未能發展如現在之速,然必仍發達如故。則可見此五十年乃繞道而走,至今仍須歸原路,則並非幸也可知矣。總之德國雖學英而成,然其價值
597
285梁啟超文集
至今日則仍不免於重新估定。如中國雖為學而失敗者,然其失敗未必為不幸。
譬如一人上山,一人走平地,山後無路,勢必重下,而不能上山者,則有平路可走。可知中國國民,此次失敗,不過小受波折,固無傷於大體,且將來大有希望也。
第二論社會亦然。中國社會制度頗有互助精神。競爭之說,素為中國人所不解,而互助則西方人不甚瞭解。中國禮教及祖先崇拜,皆有一部分為出於克己精神與犧牲精神者。
中國人之特性不能拋棄個人享樂,而歐人則反之。夫以道德上而言,決不能謂個人享樂主義為高,則中國人之所長,正在能維持社會的生存與增長。
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