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也確定之後,工業界即迅速行動起來做出了必要的變更。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則更為複雜一些。任何相關的法規都會打擊主要工業和整個經濟領域內的數千家公司。目前它的證據尚不確鑿,未來造成的損害也不清楚(甚至有人說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有利),而且補救的措施代價又十分昂貴。因此,美國工業界準備施加影響,爭取得到最靈活的結果。

歐洲工業界的態度則多少有些不同。它並不是高枕無憂,但它缺乏美國公司對政府積極施加影響的傳統和能力。此外,它所面臨的問題也無須花費巨資。法國正在轉入核動力化的程序,這意味著法國無論如何都會大量減少礦物燃料的排放量。因此法國工業界並不需要做多少工作。英國和德國的情況也差不多。過去幾十年間,英國一直給煤礦開採業以補貼,有意使煤炭繼續作為發電廠的主要燃料。不過撒切爾政府早些時候已經決定停止提供補貼了。同時,英國又在北海屬於自己的區域發現了儲量巨大的天然氣氣田,這使得英國政府可以方便而又經濟地將主要燃料從煤炭轉向清潔得多的天然氣。因此,英國自然也會大大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德國工業界是最划算的。統一之後,德國接收了原東德破舊低效、以煤和泥炭為主要燃料的工廠,並正在有計劃地關停並以現代化的裝置取而代之。原東德工廠的裝置太破舊,實際上,西德的公司即使增加了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全國的排放量還是會大量減少。至於其它歐洲國家,由於都在歐盟的框架內,它們可以從英、法、德的排放量減少中獲益。許多歐洲國家甚至可以增加各自的排放量,因為歐盟的整體排放量無論如何都會有所減少。

最後,還有發展中國家。許多國家將發達國家對環境的“關注”看作是限制它們發展的陰謀。總之,按照它們的想法,要讓它們承擔任何義務,就要給它們以大量的發展援助。歐佩克國家代表著發展中國家的一個特殊分支,而它們根本不想聽任何關於限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之事,真是奇怪,奇怪,真奇怪。

就在這幾股力量都想在里約熱內盧的會議上各顯神通之際,聯合國委派了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來安排議事日程,並就一些協議舉行先期會談,以便1992年6月地球峰會正式召開時各國政府首腦能夠簽署。最後確定的議事日程包括:一項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條約,一項保護森林的計劃,一項名為“21世紀議程”、旨在全面引導環境和經濟發展政策的雄心勃勃的框架方案,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是這最後一項成了爭論的主要焦點,並最終促成了《京都議定書》的出臺。這次會議的方式深受蒙特利爾協議經驗的影響。所有的爭論在本質上可歸結為兩個問題:要不要按蒙特利爾協議對待臭氧問題的方式來為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削減設定目標和時間表?是否要求發展中國家也參加進來?

1991年冬天,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召開第一次預備會議,協商先前提出的氣候變化的條約,這場戲就此開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署長穆斯塔法·圖勒巴為會議定下了基調。他說,“各地人民都將1992年看作我們拯救地球的最好的機會,也可能是最後的機會。”然而,儘管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科學家們認為,要穩定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就需要減少60%~80%,但考慮到現實的經濟狀況,幾乎沒有人準備考慮削減這麼大的幅度。各國考慮的最激烈的提議是到2000年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凍結在1990年的水平上。這項提議由歐共體提出,並得到了小島嶼國家聯盟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北歐國家的支援。這一目標並無科學或經濟依據,僅僅是他們認為他們所能達到的最高目標。美國卻少有地和歐佩克國家結成了同盟,反對為限制排放量制定任何目標和時間表。以印度和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則明確表示它們不會承擔任何限制其經濟發展的義務,並強調指出,如果指望它們取得任何進展,就需要對他們進行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

到1991年夏天,這場戰役轉成了塹壕戰。在7月份於倫敦召開的西方七國會議上,歐共體、加拿大和日本全都要求美國參加進來,承擔凍結排放量的義務。美國以缺乏科學依據為由加以拒絕,此舉引發了歐洲領導人對之少有的嚴厲批評。一位高階官員稱:“美國想要的只是一般性原則,而其它各個國家都想承擔義務。”大不列顛的立場尤其引人注目,它不僅承諾要減少排放量,而且明確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汙染源,美國應該盡一份責任。人們也注意到,美國所持的懷疑態度,使得像中國、印度等未來的汙染源可以輕易地對整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