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綠愛。”起“多虧了你。”趙寄客躊躇了一下,才說:“天醉只要和我在一就闖禍。我一走,他就好了。“沈綠愛伸出那隻白手,手指長長,說:“給我。”“什麼?”槍“這個”“我來替你保管。”“這個”杭天醉捂著腦袋出了屋,說:“你就給她吧,沒問題
趙寄客說:“這是個危險的事,一個女人”
杭天醉哈哈地笑了起來:“你看,我的老婆,我都不怕,你怕什麼?這麼個大茶莊她都管得了,還能管不了一把槍。”
沈綠愛朝丈夫望一望,對趙寄客輕聲說:“他喝多了。”
趙寄客在園子裡走了兩個來回,把槍給了沈綠愛。杭天醉一邊拍手,一邊說:“寄客,你等等我,我跟你一起走。這一次,說什麼我也得和你一起走了”
這麼說著,人卻癱了下去,爛醉如泥。趙寄客和沈綠愛上去架著他進裡屋。沈綠愛說:“趙兄長,你都看到了,醉生夢死。”
趙寄客只得不吭聲。
“趙兄,你把他帶走吧。”
趙寄客笑笑:“不行,他幹不了。”
沈綠愛一愣,她明白了,再不說話。
趙寄客帶來的那把短槍,被杭天醉糊里糊塗放響的那兩聲,強烈地震撼了嘉和與嘉平。這兩個孩子對生活的記憶,彷彿就是從那一天開始的。他們對未來經歷的一切,從此有了敘述的起點。
比如他們都不說著王文韶出殯是1908年,他們說是認識趙先生的那一年。那一日,杭州城萬人空巷,從滬、甫、蘇一帶,專門擁來觀看葬禮的人們,京城派來三十六個抬棺材的人,但這三十六個抬棺材的人無一知曉——他們是在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宰相送葬,他們是在為大清王朝送葬,他們是在為有兩千年封建史的封閉的王朝送葬呢!
出喪,從早上六點開始,自相府清吟巷出發,沿江墅路至鳳山門,到十時,才走了三分之二。杭家的婆婆與媳婦帶著孩子上街觀看,回來說:“哎呀,開路神糊得比房簷還高,紙房子有三幢,紙元寶有十八箱。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大的排場呢!”
好熱鬧的杭天醉卻關在屋裡鬥蛐蛐兒,說:“那是,再過兩年,宣統也坐不住龍椅了。王文韶是在給清朝送終呢,能不熱鬧?”
林藕初聽了又心驚膽戰,說:“孩子都四五個了,你這張嘴還這麼臭,小心說了出去,要你的命!”
“媽,他哪有這個膽啊,筒兒將軍一個罷了!”沈綠愛不屑地寬解婆婆。
“他倒是沒有,但寄客有。寄客這個闖禍坯一回來,我的兩隻眼皮就跳!”
嘉和與嘉平還記得,去良山門看火車是1909年。他們說是認識趙伯伯後的那一年夏天。他們對這一童年生活中的重大節目印象極深,因為那一天,他們又見到了他。
杭州最早的一條鐵路,與鴉片戰爭後中國發生的一切政治、經濟、軍事行為有關。總之,那條從吳依軟語的蘇州開始,經過上海、杭州,終點於寧波的蘇杭市鐵路,最早的修建,的確是由英國方面向清政府提出的。一個叫盛宣懷的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當年就與英商恰和洋行,也就是忘憂茶莊的出口茶的經紀人,訂立了一個叫《蘇杭市鐵路草約》的東西。
其時,英方正急著在南非開闢殖民地,所以未定正約。這使得美國與義大利喜出望外,他們的接履而至,給中國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敲響了警鐘。在整整七年之後,也就是1905年,江蘇和浙江兩省,決定自己建造鐵路。
在浙江,領銜掛帥此事的,是一個名叫湯壽潛的蕭山人。趙、杭二人都和他發生過重要的接觸。雖說在對秋理一案中他態度的曖昧,使趙寄客對他十分鄙視,但在保路運動中他的作用又使趙寄客對他刮目相看。這個封建末朝的西淮鹽運使,正是在這一歷史轉折關口,成了隸屬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浙贛鐵路有限公司總理,為他日後光復後任浙江省首任總督埋下伏筆。
1906年11月,從杭州閘口至楓徑的浙段開工。在拉開杭州建造鐵路的歷史序幕時,湯壽潛又參與了另一個重大政治活動,成為當時的君主立憲制的熱烈擁護者,立憲派的領袖人物。
1907年的大年初一,湯壽潛這個1857年出生於蕭山的光緒年進士,在家中設宴歡迎女婿——日後的中國國學大師馬一浮。席間,據說湯壽潛把滬杭鐵路工程圖給了女婿觀看,女婿則憤而擲地,未來的國學大師道:“這不是給中國人造鐵路,是給日本人造鐵路。”
原來圖紙標明,將車站設在崑山門,並有一條支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