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再講她那番話,倒是覺得我有意要與她隨行,而原本就恨我入骨的大皇姐,肯定越發對我鄙視非常。
我絞盡腦汁,左思右想,對於這種政治方面的事情,我是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可這句如此經典的話,剛才已經被上官若熙給講了。思忖再三,我決定還是如此一說。
“西昌可以靠他們遊牧之長處,精壯之體力而威脅我滄瀾,那是因為她們以為我滄瀾乃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只會靠人力與錢力支撐的大國。如果我們派幾千精兵在西昌與滄瀾之地界上演習一番,這樣不但能顯示我方的國力強盛,部隊精壯,更加說明我滄瀾不但是地大物博,財力豐富,更是人員精壯。如此一來,她們自然不敢再輕舉妄動,自然也就保證了邊境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減免了那種不必要的戰事發生。”
我剛一說完,都差點被自己嚇到了,如此有國事頭腦的一席話,竟是出自我這個網蟲的嘴中。不過我能說出這番話,還得感謝,我在二十一世紀時,有些國家,動不動就在我國周圍搞些軍事演習。雖然地域不同,時代不同,空間不同,但是意思卻還是相同的。
說完此話之後,我瞄了一眼屋中的三人,三人皆是一臉嚴肅的低下了頭。我心裡琢磨著,我所說的那套在現代有用,不會在古代就起反作用吧,如此一來,我可是罪孽大了去了。手中握著那根長條形的硬糖,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知。
瞪著一雙眼睛,我直直的盯著前方的三人,嘴邊還有一些硬糖糊糊粘著,此刻我也懶得去擦拭乾淨。
“好!很好,非常好!沒想到昭陽你小小年紀,卻能想到如此妙計,平素你總是一個人待在一邊吃著東西。本王一直以為你【炫】年紀尚小,不懂【書】國事,不過今日看【網】來你不但懂,而且還知道如何合理運用。倒是本王從前太小看你了,今日之事,本王決定用昭陽的策略,不知兩位公主可有意見?”
我真真是受寵若驚哇,隨便講了一通有的沒的,剛才還在那兀自擔心著,卻不知,靜香王她很吃我這一套。另外兩位皇姐,如今仍是低著頭,一副深思的神色。上官若熙抬頭之際,臉上亦如從前般溫暖綿綿。
“昭陽說的極是,新陽倒是沒有想到有如此妙計,可以拿來運用,一切聽從皇姨娘的安排便是。”
聲音溫柔,似山間的小溪一般,緩緩流淌,雖小卻清澈,如一股暖流直入人的心中。我抬眸望向她的同時,她亦是一臉微笑的望著我,見我望著她,臉上笑意更甚,朝我輕輕點了點頭。
而一旁的上官若凌仍是沒有發話,我們三人皆是望向她,她不溫不火,過了半晌之後,終於猛的抬起了頭。
“哼!三皇妹的策略與我的根本就不差上下。我同樣是說派精兵幾萬去邊疆,在人數方面我自是比她還來的龐大。只是我主張戰,因為我知道這戰乃遲早的事,晚戰倒不如早戰,這又有何不妥?不知你們今日這是為何皆站在一個黃毛丫頭一邊,倒是覺得她的策略是上策了。”
哇!我的策略居然跟她的是一樣?如此相反的策略她也好意思說是一樣?我真想把鞋脫下來,好好抽這丫的幾巴掌。可是如今我不能,我只能拉扯著一張臉,儘量使自己微笑,再微笑。
“哎!紫陽,新陽和昭陽與你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她們主和,而你主戰。我方沒有準備,如若貿然戰爭,你說吃虧的是誰?殘害的又是誰?就算以後它西昌再要犯事,可我們已經有所戒備,便也不怕它了。平民百姓身份雖然低微,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要切記。”
靜香王說完之後,率先出了養心殿,我與上官若熙對望一眼,瞟了眼上官若凌之後,也跟著退了出來。可憐的是我手中的硬糖,硬是被我拿捏的有些軟化了。我不顧身份,不顧形象一把把硬糖塞入嘴中,而腦海中卻久久回味著靜香王的那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第四十五章 贊雪
雖然商討西昌之事已經過了幾日,可我腦海裡仍是漂浮著靜香王的那句話。記得曾經有位皇帝,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曾對他的臣子說過,臣能勇於對君納諫,雖然是大不敬,但是卻是一位明君治理國家的應該具備的。而那時候便出了一位魏徵,雖然經常說得唐太宗啞口無言,毫無半點面子,可是在魏徵死後,唐太宗終於發現,他的那面鏡子不見了,而他亦是看不到鏡中的自己了。
如今我生活在這深宮之中,身份高貴,地位顯赫,可是身邊卻少了這麼一位敢於納諫的魏徵。我常年身居此處,更是不知道老百姓的生活是何種樣子,一向主張和平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