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好呀!”郭嬤嬤笑道:“胖一點兒,將軍抱著也舒服些。”
郭嬤嬤竊笑,筱雨斜睨著郭嬤嬤:“嬤嬤真真老不休。”
“老奴說的可是實話。”郭嬤嬤眯著眼笑著,手上拎著筱雨的衣裳,伺候筱雨穿衣,一邊說道:“老奴之前就一直覺得夫人您太瘦了些,瞧著風就能吹倒似的。也就是藉著懷二公子三公子的時候能夠好好進進補。”
筱雨撇撇嘴,心裡暗暗下決心,接下來一段時間要做做瑜伽瘦身塑形,可不能聽郭嬤嬤的,任由自己這般胖下去。
出月子之後筱雨便恢復了適當的鍛鍊,郭嬤嬤察覺到她的意圖,勸了幾次筱雨都不聽,郭嬤嬤也只能嘆息著作罷。
筱雨身邊不習慣有太多人跟著伺候著,來到西嶺之後,一直只郭嬤嬤一個人跟著。這次生了兩個孩子,筱雨又想著郭嬤嬤的年紀也大了,全部事兒都堆在她手上,太讓郭嬤嬤受累。因此在坐月子時筱雨就讓郭嬤嬤去尋陌大人,挑兩個精細人兒到她身邊來。
有了給慧兒尋照顧的婦人的經驗,給筱雨挑人便也並不困難。
陌大人挑的兩個婦人都是生養過三兩個孩子的,考慮到是在筱雨身邊伺候,也會經常見到楚彧,陌大人特意選了模樣不怎麼好的。
陌大人這點小心思,筱雨看得很明白。她也不戳穿,問過那兩個婦人一些問題,初步瞭解了一番二人的性情之後,便定了她們二人留下來伺候。
郭嬤嬤不放心,騰出了半個月的時間來訓導考核她們,直到筱雨出月子了,方才讓她們近前伺候。
郭嬤嬤的努力還是沒有白費的,兩個婦人照顧起筱雨和騏驥兄弟來,的確顯得遊刃有餘。騏驥兄弟對兩個新來的照顧他們的陌生人也並不排斥,透過一天的觀察,筱雨初步放了心。
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慢慢將自己的身材恢復到從前的樣子。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她也沒有忽略掉幾個孩子。
騏驥兄弟雖及不上他們的哥哥那般天資聰慧,堪稱神童,但他們也很聰明,比其他嬰兒都要早得學會了翻身。
會翻身了之後,他們便更會玩兒了,經常翻來翻去的。有那兩個婦人照看著,筱雨輕鬆很多。
慧兒不需要人扶著也能走了,嘴裡也會說一些清楚的話。
她跟著康康叫筱雨媽媽,叫楚彧爹爹。
郭嬤嬤糾正過幾次,大概是和楚彧並不親近,慧兒便對楚彧改了口,叫楚彧叔叔。但她卻還是喜歡叫筱雨媽媽。
筱雨想了想,讓郭嬤嬤不需要糾正慧兒。
慧兒叫她媽媽,等群山夫人來了,讓慧兒喚群山夫人娘,這也並不衝突。
她既把慧兒當做女兒一般看待,被女兒叫媽媽,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郭嬤嬤好笑道:“大公子不叫夫人母親,卻叫夫人‘媽媽’已經很奇怪了,現在連慧兒小姐也這般叫。可是夫人,‘媽媽’可是下人的稱謂……”
筱雨擺手笑道:“不過就是個稱呼,怎麼聽著好聽便怎麼叫,又有什麼關係?再說西嶺和大晉也不一樣。”
“小時候這般叫著,長大了可就改不過來了。”郭嬤嬤提醒道。
筱雨莞爾道:“那不改不就行了?”
郭嬤嬤無奈地搖頭,筱雨拉著郭嬤嬤的手搖了搖道:“好了嬤嬤,康康這般叫我都快要三年了,你沒事兒就嘀咕,康康不還是這般叫我的嗎?就別執著於這件事情了。”
郭嬤嬤嘆笑了一聲,真覺得拿筱雨無可奈何。
騏驥兄弟一****長大,有人照顧著他們的飲食起居,筱雨倒也不擔心。她想著等兩個孩子開始學走路和說話的時候,就把兩個孩子帶在身邊。
從懷孕到生產坐月子,筱雨已經很久沒有接觸西嶺的國事了。楚彧同她說起時,也都是好的訊息。筱雨擔心楚彧是報喜不報憂,打算親自去過問過問新政進展的情況。
正是上午時分,朝會正在開著。還沒走近地方,筱雨就已經聽到朝會上年輕人慷慨激昂的討論聲音。
聽起來倒是挺有活力的。筱雨心裡暗道。
筱雨沒有出現在聖殿之上,只在殿後聽著前方的奏稟之聲。
聽了一會兒,筱雨卻微微有些愣住。
殿上正在討論的是有關西嶺和大晉之間關係的問題。一部分人主張現階段要加大和大晉之間的往來,積極學習大晉的制度;另一部分人雖然不反對和大晉的往來,卻認為現在西嶺正是自我興盛的時候,不能和大晉過度來往,交際頻繁,要謹防被大晉瞭解西嶺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