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真宗年間,宋與北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又與西邊的党項人簽訂了景德合約,這兩個盟約使北宋的西北邊境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仁宗即位(1022年)繼續享受了這種和平帶來的繁榮。
在1038年,一直對北宋俯首稱臣的党項人首領李元昊上書仁宗,宣佈獨立,史稱西夏。
當時党項人在現在的寧夏、甘肅、青海北部一帶,周圍有佔據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鶻和佔據西藏青海一帶的吐蕃以及北據大片領土的北遼,其中甘州回鶻和吐蕃是宋的重要盟友,幫助挾持和聯絡党項人。這兩個眼中釘必須解決,不然李元昊四面受敵會很麻煩。
從1008年到1026年,党項人六次攻打甘州回鶻都失敗了,李元昊在1028年的時候,一舉突破甘涼,滅了甘州回鶻,穩定了自己的一處後方,擴大了領土,也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吐蕃是個難題,這個國家一直聯宋抗夏,如果西夏攻宋,放這麼個地雷在旁邊肯定不踏實。然而李元昊在1035年兩次進攻吐蕃都失敗了,差點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於是他改了戰術,用和親的方法在吐蕃內部安插了許多親夏勢力,使吐蕃反夏一派逐漸失去了發言權。
後方平定,李元昊年富力強正是最有雄心的時候,加上此時西夏的面積已經很大,“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二萬餘里”,事實上已形成了與宋、遼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與遼達成聯手抗宋的前提下,才有了那封措辭委婉而堅決的上書,這已經是赤裸 裸的挑戰了。
收到這封挑戰書後,仁宗宣佈封關,停止與西夏人之間的交易,並且派兵積極防禦西夏的入侵。歷史上出名的掌兵秀才范仲淹以及大將狄青在宋夏之爭中嶄露頭角,成為北宋兩個傳奇性的人物。宋此時國力強過西夏,但宋夏之間的三次大戰都以失敗結束,1041年好水川戰役更是大敗虧輸,失去了幾員名將,兵卒死傷七萬多人。要不是范仲淹等人死守,加上此後不久北遼趁機攻打西夏,李元昊擔心腹背受敵,在1044年和宋重新簽訂《慶曆和議》,宋夏邊境的居民只怕還要飽嘗戰亂之苦。
繼大宋承認了西夏的割據地位之後,李元昊又挑起了與北遼之間的爭端,靠武力得到了大遼的認可。從此,西夏與北遼、大宋形成了鼎足而三的局面。
只是這位李元昊有個輝煌的開始,卻沒有個輝煌的結束,他覺得局勢穩定了,可以做太平皇帝了,就開始胡鬧,不理朝政,縱情聲色,還搶走了長子寧令哥的新婚媳婦做新皇后。寧令哥懷恨在心,又有那個被搶走美人的哥哥在旁邊教唆,寧令哥就一時熱血上頭跑去刺傷了李元昊,美人哥哥及時跑來保駕於是把犯上作亂的寧令哥亂刀砍死了,李元昊傷重死掉,美人給李元昊生的那個剛一歲的兒子順理成章坐上了皇位。
本來李元昊是靠在北遼和大宋之間搖擺獲得一個平衡,抗衡宋、遼,視二國“之勢強弱以為異同”。這是十分靈活,十分無恥,也是十分有效的外交政策。新上位的一歲小屁孩可啥都不懂,美人也不懂,美人哥哥則又有野心又愚蠢,掌權之後屢屢騷擾北遼和大宋。北遼他打不過,大宋的老法子封關也讓他受不了,最後只好向兩國求和稱臣,此後再也沒能對北宋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党項人其實是頗為強悍的民族,到蒙古人橫掃天下的時候還能頑強抵抗很久,我一直想,假如西夏再出幾位明主,會不會也能夠繼續輝煌一段時間,從而在史書上多留下些筆墨?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可憐,在《宋史》中只得一卷《夏國傳》,很多東西沒能夠傳承下來。不過也幸好他們沒有再出明主,不然北宋就要同時面對北遼和西夏兩個強國的虎視眈眈,日子想來會更加的不好過。
從這章開始,宋夏之戰漸漸拉開了帷幕,歷史上,這場戰役的導火索在西夏那封宣佈獨立的文書,本文中把這一點改掉了。至於改成了啥……各位看官慢慢往後看吧^^
文中的幾場戰鬥也沒有完全按照史書上的真實戰役去寫,范仲淹、狄青、李元昊這樣的歷史人物更是要避開,有些是改寫自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真實戰役和真實人物,更多的是我yy,肯定有異想天開的不合理處,請各位看官不吝賜教。
40
40、異毒 。。。
床鋪甚寬,兩人卻緊緊挨在了一處,衣袍被單都掉在地上,便這樣無遮無掩地並頭而臥,無關□,只慰相思。似乎只是這樣挨著,便什麼都夠了,手指緊緊相扣,手臂環住他的腰,看著他微笑的眉眼,貼住他溫暖的身子,鼻對鼻,唇貼唇,呼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