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為了完成她對李世民的承諾,所以才答應留在秦王府。
說報恩也好,說幫忙也罷,或者說,。她對李世民有那麼一點點憐憫也行,但真正地細說起來,唐瑛卻說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帶著怎樣的心情留在秦王府裡的。所以,當李蓋問她是否喜歡李世民的時候,唐瑛脫口而出的卻是不知道,她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心。
唐瑛不明白自己,李蓋卻似乎。很瞭解她的心情:“瑛兒,秦王是皇子,咱們是普通人,被那麼高貴的人看中,心裡是有些不知所措。我也知道,你這孩子不喜歡權貴,更不會攀高枝,只是,有時候人不能跟命爭,爭不過。聽義父的,只要秦王對你好,別的都不算啥。”
唐瑛明白李蓋的意思,卻是苦笑搖頭:“義父,我明白。這些道理。只是,該爭的也要爭,實在爭不過,再說吧。”
李蓋微微一笑:“瑛兒,為父這些年,也看透了不少事。情,告訴你一句話,不管在哪兒,很多時候,爭就是不爭,不爭才是爭。”
“爭就是不爭,不爭才是爭。”唐瑛喃喃地念著八個。字,良久,良久……
李世勣沒有完。全繼承李蓋的淡定,面對李淵的時候,他依然很緊張,這種緊張,從他第一次見李淵的時候就有,現在依舊存在。他有時候也問自己,當年和李密相處的時候,為什麼就沒這種緊張感,哪怕是翟讓被殺,他依舊不曾感到緊張,有的只是一種絕望。可,每次和李淵相處時,他都很緊張,卻在緊張的時候,總帶有一種期望,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期望。
後來,李世勣對唐瑛這樣說:李淵和李密、翟讓一樣,在臣子面前總是面帶笑容,看起來都是笑,但卻大不一樣。翟讓的笑很豪爽,毫無防備,這在李淵的笑裡絕對找不到;李淵的笑也不似李密笑的那樣真誠,雖然李淵很信任他。李淵的笑容裡,總有許多看不清看不透的內容,或許就是面對這樣的看不透,他才會感到緊張。
李淵看著眼前跪伏在地的李世勣,卻良久沒有說話。當初李世勣將整個黎陽獻給了他,用的卻是李密的名義,面對這種固執表現的忠誠,他雖然大大頌揚了李世勣一番,並賜了姓,但多少是看在黎陽對李唐一統天下的作用上,看在需要李世勣守住黎陽的作用上,而不是看重李世勣這個人。
李淵不否認,當初讓人把李密的屍首給李世勣送去,有考驗的成份在,可李世勣的表現的確有些出乎李淵的預料。面對已經成為李唐叛臣的李密屍體,李世勣的悲慟是發自真心的,他隆重地安葬了李密,並不畏懼別人的流言,也不畏懼李唐可能會因此的不信任。
正是這種悲慟和忠誠讓李淵看明白了李世勣這個人,李世勣就是那種認準了不會回頭的人,他既然對李密都如此忠誠,那麼,對自己對大唐也會忠誠到底。李淵很慶幸,他在把李密的屍首送給李世勣的同時,也就獲得了李世勣的絕對忠誠。而李淵對李世勣的信任和重用,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的。
“懋公,此次征戰洛陽,你的功勞朕都記在心中了。你父親不肯要朕的封賞,朕沒有答應收回,不僅不會收回,過一段時間,朕對你還有恩賞。”思慮良久,李淵最終決定採用施恩來換取李世勣的真心話。
李世勣伏地了頭回話:“臣代父親叩謝陛下恩賞,感恩涕零。”
李淵呵呵笑道:“不僅你居功甚高,朕聽太子和秦王說,你的義妹唐瑛也立下不少戰功,朕也想好好賞賜她!”
聽到這一句,李世勣心想,找我果然是為了唐瑛,還好早就準備好了:“回陛下,義妹並不懂事,所謂立下戰功,不過是秦王青睞有加。”
“呵呵,懋公,你就不必代替唐瑛謙虛了。朕對此女的傳奇經歷頗感興趣,卿可能為朕一一道來?”
瓦崗三年 第二百三十七章 面君(二)
第二百三十七章 面君(二)
李世積毫不猶豫,張嘴就說,從唐瑛被單雄信救上瓦崗寨,一直說到唐瑛來到李世民身邊,事無鉅細,說的清清楚楚。李世積和唐瑛都知道,唐瑛所有的一切,除了女兒身的秘密外,都不是秘密,李淵隨便找幾個瓦崗寨的舊人都能知道,讓他說,可能僅僅是為了證實,所以,有半點謊言,都是自尋死路,他們根本不會在這些事情上撒謊。
李淵在李世積的講述中不停地點頭,有些事情他已經從李世民那裡聽說了,有些事情是李建成告訴他的,而很多事情和許多細節卻是從未聽到的,越聽,李淵越覺得唐瑛太不一般了,越聽,他心中的思慮就越多。
“塑泥為城?看來,秦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