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法打呀!”
“我想,我們先定下據宗城以守,看看時局發展而定的策略。淮安王雖敗,然唐軍在河北還有數萬人馬可以呼叫,只要淮安王守住定州,還有反攻的機會。一旦不濟,此處也是淮安王退卻的通路。”
唐瑛邊聽邊想,想了一會兒,卻是搖頭:“兄長,李神通如果不退往黎陽,我們守在這裡毫無用處。至於定州能否守住,說實話,我這心裡,已經沒一分把握了。我們太輕敵了。依我看,咱們還是火速後退為好。”
李世勣苦笑:“軍情不明,戰局不明,貿然撤回黎陽,你可知這是什麼行為?”
唐瑛當然知道:“臨陣脫逃。”
“所以,這條路我們不能選。”
是呀,臨陣脫逃可是要受軍法處置的。但是,萬一李神通等人跑的沒影了,而定州又守不住,宗城可就擺在劉黑闥眼下底下了。就憑手上的這點兵馬和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城池,能擋住劉黑闥的進攻嗎?想了又想,唐瑛也只能贊同李世勣的計劃,看看再說。
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唐瑛和李世勣的想象。劉黑闥在取得饒陽、藁城兩場大勝後,聲威大振,那些原屬於竇建德的各處官吏和民眾,紛紛起兵響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劉黑闥的兵力到達數萬。
武德四年十月起,劉黑闥陷瀛州,殺刺史盧士睿、觀州人響應劉黑闥,擒下刺史雷德備,以城降劉、毛州刺史趙元愷被董燈明等人所殺,毛州歸順劉黑闥。一時間,竇建德的舊將故卒紛紛作亂,爭先殺唐之官吏以接應劉黑闥,整個河北全亂了。
而山東局勢也日益危急。徐元朗自稱魯王,劉黑闥也以任命的方式,將整個山東的治權封給了徐元朗,山東各地的竇建德舊屬和民眾,也學了河北人,紛紛驅逐或擒殺唐官吏,以應徐元朗。
武德四年十一月中旬,劉黑闥攻陷定州,定州總管李玄通戰敗被俘,不肯投降,自殺殉國;十二月初,劉黑闥率數萬人馬攻陷翼州,冀州刺史史麴稜被殺。
“兄長,你再不做決定,我們大家都要困死在宗城了。”
宗城內,唐瑛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是團團轉。自十一月中旬接到定州失陷的訊息後,唐瑛就催促李世勣馬上放棄宗城南下黎陽,李神通下落不明,李藝逃回了幽州,河北大部都被劉黑闥拿下,據守宗城已沒必要了。
李世勣狠狠地盯著唐瑛給他的地勢圖,眉頭緊鎖,還是下不了決心。走,不是那麼容易的,往哪兒走,也要考慮清楚。
唐瑛在大堂上來回疾走,雙手也攪在一起,急的很想拖著李世勣就跑:“兄長,翼州已經失守,眼下,我們是直接被放在了劉黑闥的眼皮子底下,他帶著數萬人馬,頃刻就能跑到宗城城下。兄長,真到了兵臨城下的時候,咱們想跑都跑不掉了。”
“我知道,我知道。”抬起頭,李世勣嘆氣:“可是,黎陽不能去,去了也沒用。劉黑闥不會放過黎陽的。”
“那,你準備往哪兒跑?”
“洺州。”李世勣一拳打在案几上:“洺州是州府所在,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城池高大,易守難攻,只要我們能死死守住洺州城,堅持到援軍到來,河北的局勢還有希望扳回。”
“退守洺州?就咱們這一點人馬?”唐瑛苦笑:“兄長想的是不是太簡單了?”
“洺州城裡還有兵馬,糧草也充足,堅守一個月沒有問題。朝廷已經在調兵遣將了,如果我想的沒錯,大軍應該很快就來。”李世勣考慮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也是他做出的最後決定。
“好吧,退守洺州我同意。但,動作要快,晚了就來不及了。”
“好,我立刻下令,棄宗城,撤往洺州。”
瓦崗三年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兵臨城下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兵臨城下
“報……將軍,斥候在距離宗城不到一百里處,發現劉軍騎兵,約有數千。”
唐瑛原本是坐著的,一下子站了起來:“什麼?”
不僅唐瑛,別人也都站了起來。這邊剛剛開始準備撤離,那邊人馬已經距離此處不到百里了。騎兵速度之快,百里不過大半日的功夫,而這邊……眾人的眼睛頓時齊刷刷地看向了李世勣。
李世勣沒有站起來,他只是抬了一下頭,又埋頭繼續看手中的花名冊:“來的很快嘛!”
“將軍,我們怎麼辦?走還是守?”
面對屬下的問話,李世勣沒有抬頭,而是淡淡地回答:“守?拿什麼守?劉黑闥不會只派數千騎兵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