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讓大臣們看到皇上和太子相處依舊融洽的現象,即便的假象,也得讓他們親眼看見。”
李世民微微皺起了眉頭,看看跟著唐瑛的話語點頭的長孫無垢,苦笑了:“孤……盡力吧。”
“不光是為了大唐。”唐瑛淡淡地道:“陛下雖然保守,理政之能卻在太子您之上,您能時不時地過去請教一下,一來,對您自己有好處,二來,陛下的失落感也輕一些,對您的認同度也高有些。這樣,陛下把太極殿交給您的時候,多少也情願一些,這對大唐,對您,對陛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點頭了:“孤真正明白了。唐瑛,謝謝你。”
瓦崗三年 第四百九十七章 撤府
第四百九十七章 撤府
面對李世民的謝字,唐瑛卻只是笑笑,她有她的目的,而這些,卻是不會告訴眼前這兩個人的:“唐瑛還是天策府的人,又承諾過太子,這些都是盡力之事,當不得太子一個謝字。”
“孤……”
“太子事務繁忙,唐瑛就不再打擾了。”把話說完,唐瑛站起身要走,大晚上的,還是早點回去為好。
李世民眼看著唐瑛要離開,滿眼裡不捨,卻說不出挽留的話。唐瑛裝作沒看見李世民挽留的目光,向他和長孫無垢行了一箇中規中矩的禮後,轉身向外走去。
長孫無垢看懂了李世民的渴望,馬上趕上唐瑛,笑著就去拉她的手:“妹妹,今夜不要走,好嗎?”
唐瑛站住,定定地看向李世民,見對方滿眼炙熱地看著她,她不說話,過了一會兒,笑了:“姐姐,唐瑛眼下什麼都沒了,倒是無所謂。不過,請太子您給唐瑛的家人留點面子,成不?畢竟,李世勣大總管還是我的義兄,畢竟,陛下說過,我要嫁人,他要下旨。”
長孫無垢拉住唐瑛的手一下子放開了,而李世民的臉色也瞬間變了。
望望不再說話的兩人,唐瑛輕笑一聲往外就走:“殿下,太子妃,半年而已。”
等唐瑛的身影走的看不見了,長孫無垢才輕輕走到李世民的身邊,取過一旁的披風給李世民披上,嘴裡勸道:“殿下,唐瑛說的也在理,是得給她一個體面的儀式。再說,她一直沉浸在鄭氏他們的陰影裡,殿下得多給她一些時間,她畢竟與我們不一樣呀”
李世民緩緩地點了點頭,心中雖有些不舒服,到底不好強求什麼,轉身一把摟住長孫無垢的腰身,往內走去:“時辰不早了……”
武德九年六月十四,皇帝下詔,命中書令封倫和尚書令陳叔達日趨東宮輔助太子處理日常事務,同時,將身邊侍候數年的太極殿總管高無庸派去東宮,服侍太子,不得怠慢。太子李世民感懷皇帝的一片苦心,當日攜太子妃與愛子,親赴太極殿與皇帝共進晚膳,父子唏噓感懷中渡過了玄武門事件後的第一次正常家庭小聚。
武德九年六月十六日,就在皇帝和太子李世民第一次做出和好姿態後的兩天,皇帝李淵將原身邊的幾個重臣就叫到了兩儀殿,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退位的想法,並交給裴寂一紙手書的“朕當加尊號為太上皇”的詔書。
太子李世民得裴寂等人傳話後,惶恐不安,親自到太極殿請見皇帝,再三勸阻皇帝讓賢之心。皇帝但笑不語,留太子用膳後,太子方辭去,皇帝親送至殿外。這是玄武門事件後,皇帝和太子第一次一起出現在眾臣面前。
武德九年六月十七,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媛打出為前太子建成報仇的旗號,起兵叛亂,未等朝廷派兵鎮壓,時任幽州右領軍將軍的王君廓設計將李媛斬殺,傳首長安。
武德九年六月二十六,就在廬江王的首級被送到長安後的第二天,皇帝突下詔書,撤消天策府,免去太子李世民天策上將的官銜,同時免去天策府各司任命的官員,也包括了郡主李瑛的天策女將之職務。
承乾殿裡,唐瑛笑著接過了免職詔書,順手遞給靈雲,命她保管起來。
望著唐瑛笑盈盈的神色,靈雲很是不解,在她看來,唐瑛應該是寧願做天策女將,也不喜當什麼郡主:“郡主,你很高興嗎?”
唐瑛點頭:“說不上高興,不過,這總歸是好事。”
“好事?靈雲不懂。”
“你自然不懂,這一紙詔書,可是大有講究,與我倒是罷了,太子那邊,可高興著呢。”
靈雲更不懂了:“啊?太子殿下的天策上將都被免了,天策府也沒了,怎麼會高興呢?”
唐瑛笑道:“你笨呀你見過當皇帝的人,還當什麼將軍嗎?見過當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