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模�敝烈員┝φ蜓溝姆絞澆崾��

傳統的管教孩子的方式有許多弊端,這並不意味著,現在的流行方式就完全正確。事實上,傳統的方式也有不少值得肯定之處。這就是:即使父母知道自己錯了,也會毫不猶豫地堅持到底,決不鬆口。而現在的父母由於受了媒體上過多的有關“問題兒童”的可怕後果的宣染的影響,也由於太愛護孩子的緣故,使得自己在管教孩子時,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這一極端就是:即使我們對了,我們也處於自我懷疑和猶豫不決之中。

現在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是之所以會猶豫不決,充滿內疚,其原因除了怕過於嚴厲的管教給孩子帶來心理疾患之外,擔心失去孩子的愛,也是比較主要的。為了怕失去孩子的愛,有些父母就再也不敢拒絕孩子的要求。孩子感到父母對他的愛的飢渴,就會毫不留情地加以利用。結果,不是父母在家裡成為權威,而是孩子成了家裡的“霸主”。

很多孩子都知道如何利用收回愛的方式,來威脅他的父母。他們的勒索手段很直爽:“如果你不……我就不愛你了”,“如果你不……我就不喜歡你了”。造成這種被動局面的原因,不在於孩子對父母造成了威脅,而在於父母感到了有這樣的威脅。對於這樣的父母來講,不妨把自己對於孩子的回報看得淡然一些:雖然我們必須無條件地愛我們的孩子,但是我們不需要渴求著在一天裡,孩子每時每刻都必須愛我門自己。事實上,這也是孩子不可能辦到的事。

2、這是最後一次,我最後一次警告你!

我們已經明白了在管教孩子時堅持原則、說一不二的作用。因此,從孩子一出生起,做父母的就應該以一定的規則來約束孩子的行為。比如,定時餵奶,定點睡覺等。從小就讓孩子懂得規則就是規則,如果他們不遵守,他們就要承受他們所不喜歡的後果。如果父母不能堅持原則,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壞規則。

鑑於孩子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也沒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父母就需要不時地提醒孩子,以幫助孩子記住規則。但是,提醒歸提醒,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照規矩來辦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須讓孩子懂得他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會知道無論什麼事都不能馬虎,從而形成什麼事都認真的習慣,直至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

然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沒有什麼捷徑,可以使事情變得容易一些呢?動物界有許多有趣的例子,值得援引在這裡:

有一類梭子魚特別愛吃鯉科小魚。如果把這些梭子魚和它的小獵物們一起放到水槽裡,水槽裡很快就只剩下梭子魚。然而,當我們在水槽裡放進一塊玻璃板,把梭子魚和鯉科小魚隔開,有趣的事就發生了。梭子魚看不見玻璃,每次當它追逐自己的美餐時,都會結結實實地撞到玻璃板上。開始時,梭子魚會一次一次遊向玻璃,撞得暈天昏地。但是時間長了,它就漸漸地不再對自己的獵物感興趣。最後,它們終於明白了這些小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於是,它們便徹底地放棄了自己的獵食行為。這時,再把玻璃板從水槽裡拿走,結果就變成:那些鯉科小魚竟然可以十分安全地繞著自己的天敵游來游去。梭子魚再也不想去吃掉它們,因為它懂得了它所懂得的道理:這些小魚是吃不到的。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大型的梭子魚最後竟然都餓死了,而它所喜愛的食物卻仍然歡快地在它們的身旁游來游去。

因此,在教育孩子養成遵守規則這件事情上,沒有什麼捷徑可尋。所需要的,就是不斷的強化,反覆的耐心。然而,我們有些做父母的卻好像特別缺乏這樣的耐性。當他們遇到孩子不聽話時,他們仍習慣於指望怒火而不是求助於行為。他們常常對孩子吼叫:“這是最後一次,我最後一次警告你!”殊不知,這樣的恐嚇非但讓你精疲力竭,並且難以產生效力。因為單靠按喇叭無法駕駛汽車,單靠喊叫也無法“駕御”孩子。

對這樣的父母來講,他們不懂得影響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東西。相反,絮叨的討論和空洞的威脅只能對孩子產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點作用也不起。這個結論已在無數家庭中得到驗證。比如,在那些家庭中孩子會把一個家長推到忍耐極限的邊緣,而在另一個面前卻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媽媽就曾這樣抱怨道:“兒子十分在乎他爸爸,但是對我卻一點也不理會。”不難想象,這個孩子的爸爸肯定是個講原則、有耐性的人。

空洞的威脅和斥罵會破壞父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