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韋應物

悽悽去親愛,

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

殘鍾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

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

【註解】:

1。元大:不詳,一說元結。

2。親愛:指好友。

3。“殘鍾”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4。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賞析】:

這是離別時寫給好友抒發離情的一首詩。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後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覆。此詩寫離情悽情惻深婉,真摯感人,表達了詩人對元大的深情厚意,表現自己對世事的順逆翻覆、人生的飄忽不定的傷感情緒。全詩即景抒情,寓情於景。白居易說:“韋蘇州(應物)五言詩高雅閒談,自成一家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

寄全椒山中道士

五言古詩

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

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

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

何處尋行跡。

【註解】:

1。全椒:今安徽全椒縣。

2。郡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齋舍。

3。白石:這裡借喻全椒道士,說他生活的清苦。

【賞析】:

這首寄贈詩,是透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作者憶念在全椒山中的道友,作詩相寄以述思念之情。上首句既寫出郡齋之“冷”,更是寫詩人心頭之“冷”。再寫道士在山中苦煉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讓老友在秋風冷雨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葉滿山,尋不到他。全詩語言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覆,形象鮮明自然。“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句,也確是詩中絕唱。宋蘇東坡頗愛此詩,並刻意學之,步其韻為之“寄語庵中人,飛空本無跡”。然終不如韋應物之句。《許彥周詩話》評“此非才不逮,蓋絕唱之不當和也。”

長安遇馮著

五言古詩

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

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

採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

'左“風和“湯”的右邊'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

鬢絲生幾縷。

【註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左“風和“湯”的右邊':形容燕飛行時輕快的樣子。

4。燕新乳:意謂燕初生。

【賞析】:

這首贈詩,以親切詼諧的筆調,對失意沉淪的馮著深表理解、同情、體貼和慰勉。詩人正是藉著春景,感嘆馮著的遭遇。開頭寫馮著從長安以東而來,一派名流兼隱士風度。接著以詼諧打趣形式勸導馮著對前途要有信心。再進一步勸導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煥發才華,會有人關切愛護的。盛年未逾,大有可為。全詩情意深長,生動活潑。它的感人之處,首先在於詩人的心胸坦蕩,思想開朗,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前途充滿希望,對朋友充滿熱情。因此,他能對一位邂逅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誠同情,體貼入微,而積極勉勵。詩在敘事中寫景,借寫景以寄託寓意。數名詩中有敘事,有寫景,有感嘆,貼近自然,是意到筆隨之作。

夕次盱眙縣

五言古詩

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

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

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

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

聽鍾未眠客。

【註解】:

1。落帆:卸帆。

2。盱眙(xu1yi4):唐時屬泗州,今江蘇省盱眙縣。

3。“人歸”句:意謂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處所去了。

4。蘆洲:蘆葦叢生的水澤。

5。秦:今陝西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