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掀翻糧船,這場風就一定很大,在他的記憶中,二月中旬沒有刮過這樣的風。查當天日記,果然無風雨記載。曾國藩斷定此中有詐,把上元縣和江寧藩司找來訓斥一頓,令他們仔細查訪。後來查實,九萬斤糧食根本沒有沉江,全部私分了,縣丞分得一萬斤。縣令糊塗,聽信了縣丞的話,藩司也不調查,就徑直批了。曾國藩記得,道光三十年他曾上疏,指出官場的現狀是京官退縮、瑣屑,外官敷衍、顢頇,想不到時隔十五年,吏治更壞了,外官除敷衍、顢頇外,還要加四個字:貪劣、卑汙。
曾國藩將章程的制定委託給黃廷瓚去辦,叮囑他多多吸取陶澍當年行之有效的經驗。至於懲治貪官一事,他要親自主持。將幕僚們稟報的典型例子作了排比後,他決定先把海州運判裕祺抓起來。
裕祺是個蒙古人,捐納出身,在海州分司做了八年的運判。此人完全置國法於不顧,凡能謀財之路,他一條都不放過,僅僅八年,便在海州鹽務中撈取了六七十萬兩銀子。裕祺有一絕招,為其他鹽官所不及。每年開春時,他便借引商之口,以滯銷為由,壓低食鹽收購價,弄得池商惶惶不安,只得大家一起湊集三四萬兩銀子給他,千求萬求,他才再出一張告示,借池商之口,以憐恤灶丁為由,將鹽價恢復過來。就這樣前後兩張告示,幾萬兩銀子便入了他的腰包。引商、池商無不對他恨之入骨。他是科爾沁左翼後旗人,與僧格林沁有點瓜葛關係,便自稱僧王是他的表哥。僧王是當今皇上的表叔,既是他的表哥,那他豈不也是皇上的表叔?商人們雖不清楚他的底細,見他說得有根有葉,哪個不怕他三分!便都乖乖地聽任他的盤剝。
今年他故技重演。池商們早已作好準備,湊了三萬兩銀子給他,他不收,無奈又加一萬,他仍不收。原來,裕祺看中了一個池商以八千兩銀子從南洋帶回來的一串真琪楠朝珠。這掛朝珠以碧犀翡翠為配件,膩軟如泥,潤不留手,香聞半里之外。裕祺的僕人將這個訊息透露後,池商們只好又湊集八千兩銀子買下這串朝珠送給他。他這才貼出第二張告示:鹽價照舊。
曾國藩想,裕祺貪婪如虎,就是殺頭亦不過分,先懲辦他不會錯;大不了他真的是僧格林沁的什麼親戚,抬出僧王來作威脅。曾國藩早就與僧格林沁結下了無名積怨,還正好可藉此敲一敲這個自以為不可一世的親王哩!
曾國藩先派薛福成悄悄地到海州去,將情況查實,要他聯絡幾個池商,以他們的名義寫一份狀子告上來。海州池商們聽說曾大人要整裕祺,個個踴躍,將裕祺的罪行統統揭了出來。年少氣盛的薛福成對這個貪官恨不得食肉寢皮,他把平生做文章的本事都拿出來,花了三天三夜,紮紮實實地寫了一份狀子。曾國藩看了這份狀子後,立即派巡捕拿了令牌前去海州,將裕祺拘捕歸案。又派彭壽頤暫署海州運判,清查海州分司歷年賬目,把裕祺貪汙數目查清後再抄家。
當彭壽頤和督署巡捕來到海州,宣佈兩江總督的命令,鎖拿裕祺,查封裕公館時,海州鹽場無論引商、池商、灶丁以及附近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這件事很快傳遍兩江三省,官場為之一震。
裕祺事先毫無準備,臨上路時,把弟弟裕祥叫到一邊,暗中吩咐:不惜耗費巨資,也要設法打贏這場官司,萬不得已的時候,將他平日所記的另一本賬拿出來,進京找僧王府,請僧王出面,與曾國藩見個高低。
裕祺押到江寧後,曾國藩親自審訊了一次。裕祺不承認他有受賄貪汙的事,至於壓價復價,原是為了打擊池商的囂張氣焰,逼他們出血,而這筆款子全部用在浚通運河、修繕鹽場上去了,他並沒有貪汙。曾國藩不與他爭辯,將他暫且拘押起來,等彭壽頤清查後的結果再說。
與此同時,裕祺的弟弟裕祥也在緊張地活動。裕祥首先打點了一包珍寶,來到揚州找都轉鹽運使司運使忠廉,求他在曾國藩面前說情。
忠廉是裕祺的頂頭上司,兩人關係非比一般。忠廉是滿人,平生最好的是吃。來揚州後,看中了春末夏初揚子江的鮮鰣魚,常以市場上買的不夠鮮美為憾。裕祺於是在江上僱了幾個打魚的老手,專門划著小船在焦山附近急流中張網,船上架一座小火爐,爐上置一隻銀鍋。網上鰣魚後,就在船上剖殺,然後置於銀鍋內用文火燉,同時猛劃雙槳,直奔揚州城。銀鍋到達都轉衙門時,魚也恰好熟了,香氣四溢。裕祺這個馬屁正好拍到點子上,忠廉十分欣賞,雖知裕祺為官貪墨,民怨甚大,也不理不睬,任其所為。
當時,忠廉接到裕祥送的禮物,打量著如何為他說情。忠廉心裡清楚,裕祺雖貪婪聚斂,但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