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他。如果在誇獎他的話中,加入了少許的“遺憾”,你的話就會變得更加可信。
當然,要注意,這個小小的不足應該是在他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比如“你這個人太善良了,所以會上當,不過,現在像你這樣善良可信的人太少了。”“你的房子確實有點亂,你也太懶了,還好,這些不影響你的寫作思路,或許還會讓你的思路更加開闊吧?”這些小小的缺點,不會傷害到對方,只會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正直”。
當然,除了說出別人的小缺點給人可信的感覺,有時候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小缺點,也可以讓你變得“實誠”。
如果你想把某人推薦給某公司,你對公司的人事部長說:“儘管此人有某種缺點,但他的長處……”而不是一味地表揚和誇獎某人,相信成功率會更高。
如果你想把自己推銷出去,也可做這樣的自我介紹:“我的確在某個方面不太擅長,但我的強項是在……”這種說法比那種自誇式的方法,會強勝百倍。
比如,有些年輕人在求職面試時總是自吹自擂,給人一種老油條的印象,惹人生厭;而有的人在面試的時候,主要說自己的優點,但也恰當地把自己的缺點表達出來,讓考官定奪。很多人就是因為每次面試時都主動述說一兩條自己的劣勢贏得考官的好感,而面試成功。
有一個聰明的應聘者就道出了自我揭短的訣竅,她說:我揭的都是和工作本身關係不大的缺點,比如去應聘秘書,我絕不會告訴考官自己的打字速度比要求慢一倍,而只說自己不夠漂亮、個兒矮、稍胖。這些都與秘書工作本身無關,而且顯而易見,我自己不說老闆也看得見,這些若不說,考官們會認為是我的“不足”,我自己說了,這些缺點最終反而成了“優點”。
有位考官就對面試的人說:“你不是最優秀的,卻是最實在的,在你之前沒有人主動揭自己的短。這正說明你能全面地瞭解自己,能正視自己的不足。”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一些缺點,並不是每個缺點人們都不可以接受。比如“字寫得不好”“工作上有時候會感到倦怠”“身材矮小”等,這些缺點並不是什麼過錯。
這種借暴露缺點來贏得誠實感的方法,幾乎可以說是使你受歡迎的最佳自我表現方法。但這並不等於說,為了表現自己的誠實,便把你自己的不足之處暴露無遺。這樣做,人們會把你看成個一無是處的傢伙而對你嗤之以鼻。他們會想,一個一味地為自己“塗脂抹粉”而極力掩飾不足的人怎能贏得我的信任?
第3章 迅速讀懂他人的心理策略
一個人的行為是外顯的,而他的思想卻是內隱的。有時候行為和思想並不一致,與人相處,必須先了解人們行為背後思想的“秘密”。
主動地接近對方,真正地瞭解他
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取決於我們對他人的認識,而我們對他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又受到第三者的影響——他人的描述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測,便形成了你對一個陌生人的認識。這就是偏見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抱著偏見與某人相處時,你很難發現他的“廬山真面目”。
一個人的個性、習慣並不是透過表面能夠全面瞭解的。積極與人交往、真心與人交往,是洞悉真相、結交朋友的最可靠最必要的途徑。所以,在真正接觸到他人之前,對他人的看法不要過於武斷。
第15節:迅速讀懂他人的心理策略(2)
人們會以貌取人,會用第一眼收集到的資訊來判斷一個人。為了迎合他人的這種直覺判斷,我們要儘量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但是當我們判斷他人的時候,又要儘量規避這個判斷人的“印象誤差”。如果僅僅憑藉第一眼,或是道聽途說就給一個人下結論,顯然是不客觀的。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H?凱利在1950年做的一次實驗中告訴學生,教經濟學的教授有事要做,故暫請一位研究生代課。他對兩組學生介紹說,該研究生是個既好學又有教學經驗和判斷能力的人。然後對其中一組學生說,此人為人熱情;對另一組學生卻說,此人比較冷漠。
介紹之後,凱利讓這位代課教師在兩個組分別主持了一次20分鐘的課堂討論,然後,再讓學生陳述對他的印象。實驗結果發現:
(1)兩個組的學生對代課教師的印象大相徑庭:一組認為老師有同情心、體貼人、有社會能力、富有幽默感等,另一組卻認為老師嚴厲、專斷。這表明,兩個組的學生對老師的印象都夾有自己的推斷成分在內,或由熱情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