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證患者飲食方面需注意加強營養,補益氣血。實證患者則需根據病情當有所忌食。如痰濁盛者,忌食肥甘、辛辣、酒等;伴有水腫者當限制水量和低鹽等。
【臨證備要】
1。在辨證論治基礎上酌情加用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草藥,可進一步提高療效,如快速型心律失常加用益母草、苦參、蓮子心、延胡索等,緩慢型心律失常加用麻黃、細辛、熟附子、桂枝等。
2。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為肝氣鬱結所致,特別是因情志刺激而發病者,當在辨證基礎上加鬱金、佛手、香附、柴胡、枳殼、合歡皮等疏肝解鬱之品,往往取得良好效果。
3。根據中醫“久病必虛”、“久病入絡”的理論,心悸日久當補益與通絡並用。
4。臨證如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動過速、快速心房纖顫、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嚴重心動過緩、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等,導致較嚴重的血流動力學異常者,當及時運用中西醫兩法加以處理。
【醫案舉隅】李某
患關節痛七八年,目前出現心悸,胸口壓迫感。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Ⅰ度房室傳導阻滯。就診時症見:心悸,胸口壓迫感,關節痛,面腫,疲乏無力,睡眠僅2~3小時,納食一般,舌淡嫩,苔白,脈細數而澀促。
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氣陰虧虛,標實是風溼痺阻。治宜益氣養陰為主,兼以祛溼通絡,方以生脈散加味。
處方:太子參21g,麥門冬9g,五味子9g,桑椹子12g,女貞子15g,沙參12g,玉竹15g,甘草6g,枳殼4。5g,桑寄生30g。
服藥21劑,諸症改善,舌脈同前,因虛象有所改善,稍增治標之藥。
處方:桑寄生30g,白蒺藜12g,威靈仙12g,太子參24g,麥冬9g,丹參12g,五味子9g,炙甘草4。5g,懷山藥12g,茯苓9g,雞血藤15g。
服藥30劑,心悸一直未再發,精神、食慾均佳,關節仍痛,舌嫩,舌上有針頭樣紅點,苔薄,脈細數,已無促脈。治療仍以祛風溼為主。
處方:桑寄生30g,白蒺藜12g,威靈仙12g,雞血藤18g,太子參24g,麥門冬9g,五味子9g,炙甘草6g,茯苓9g,懷山藥9g,寬筋藤18g。
追蹤3年,未再復發。
按:由風溼病引起的心悸,可見於風溼性心臟炎及慢性風溼性心臟病。此病除按痺證辨證外,還應重視心悸的辨證,注意邪與正的矛盾關係。此屬標實而本虛之證,治以攻補兼施,以攻為補,寓攻於補,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鄧鐵濤著。鄧鐵濤醫集。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古代文獻精選】
《丹溪手鏡·悸》:“有痰飲者,飲水多必心下悸,心火惡水,心不安也。”“有氣虛者,由陽明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心悸脈代,氣血內虛也,宜炙甘草湯補之。”“又傷寒二三日,心悸而煩,小建中湯主之。”
《證治準繩·驚悸恐》:“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失守則舍空,舍空而痰入客之,此驚悸之所由發也。”“心悸之由,不越二種,一者虛也,二者飲也。氣虛者由陽氣內虛,心下空虛,火氣內動而為悸也。血虛者亦然。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水既內停,心不自安,故為悸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論心病治法》:“有其驚悸恆發於夜間,每當交睫於甫睡之時,其心中即驚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飲。心臟屬火,痰飲屬水,火畏水迫,故作驚悸也。宜清痰之藥與養心之藥並用。方用二陳湯加當歸、菖蒲、遠志煎湯送服硃砂細末三分,有熱者加玄參數錢,自能安枕熟睡而無驚悸矣。”
第二節胸痺
胸痺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主症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隱痛,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胸痺的臨床表現最早見於《內經》。《靈樞·五邪》指出:“邪在心,則病心痛。”《素問·髒氣法時論》亦說:“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素問·繆刺論》又有“猝心痛”、“厥心痛”之稱。《素問·厥論》把心痛嚴重,並迅速造成死亡者,稱為“真心痛”,謂:“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