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幾個有官銜的參與者在各種場合下洩露了關於古城的一些事情。
訊息就是這樣流傳出來的,始皇震怒,洩露了機密的人都被誅九族,但訊息確實洩露出去,想收都收不回。根據洩密者的講述,外人得知,這座空曠的地下古城裡找到了一個精密如羅盤樣的東西,對於這個東西的具體構造,估計當時的人無法理解,不過他們發現,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羅盤樣的東西會啟動,繼而顯出由很多點組成的線條。
事情到底是不是這樣,難辨真假,不過在發掘出這座古城之後,始皇就決定重修戰國時期諸國所構建的長城。這時候,就又有人閒言碎語,說這個決定其實是以古城出土的那個羅盤上的線條為基礎的。
當陳雨給我講到這裡時,我竟然一點都不懷疑,因為之前我就知道,在遙遠的西藏,就出現過那樣的壁畫,早於秦朝若干個世紀之前,已經有人畫出了秦長城的具體走向。
其實,我對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有自己的定義,不管事情多麼匪夷所思,既然它發生了,就肯定有發生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導致其存在的理由。如果我們不理解這個事情,並非表示它是虛構的,只不過以目前的思維範疇和科技水平,還無法找到那個道理而已。渺小的人類以自身現在的科技水平就斷言某些事情不可能存在,是很武斷而且無知的。
不管事情真相是怎麼樣,秦長城的修建是不是以“羅盤”上的線條為藍本,總之長城是確確實實修出來了,史官就是這樣記載的,他記下來的東西無法廣泛傳播,最多就是寫完了自己沒事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所以沒有說謊的必要和理由,因此,在竹簡上的內容被上報之後,一些領域內的權威也預設了這些資料的真實性。
談到這裡,其實我已經能看出些許問題,正如金瓶梅以前跟我講過的一樣,長城的修建對防禦一個遊牧民族來說,真的沒有太大用處,始皇一統六合,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雖然沒有親自領軍打仗,但這些軍事常識不應該不知道。像這樣勞民傷財而且無大用的龐大工程,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那麼做。
但始皇還是這麼做了,這就是這個事情裡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
“他為什麼這麼做,那些竹簡上給出了答案。”陳雨唯恐我理解不了她說的話,在紙上給我畫出一條大概的線路:“修建長城,只不過是一個掩飾。”
第073章 計劃的真正源頭(三)
聽陳雨講述,要比聽金瓶梅講述直觀得多,金瓶梅只是講了一個大概的而且模糊的推斷,但陳雨所說的話裡細節很多,包括當時的部分人物,時間,地點,都有出現,這無疑加大了整個事件的真實度。
“修長城是在掩飾什麼?”我問陳雨,其實這個問題我多少知道些,但不全面,還是想聽聽完整的答案。
“之所以要修復戰國諸國之間的長城,最主要是因為始皇要做的事的地點,大多在這些古長城遺址上。”陳雨解釋道:“你想想,如果毫無來由的派那麼多人去,大興土木,就算施工地點是在邊境,是在人跡罕至的地方,也難免會被本國甚至北面的敵人注意到。”
這可能是個很巧的巧合,因為不想讓世人知道施工的真正目的,所以始皇重修了長城,這是個很好的藉口,有長城作為幌子,那麼他們在這條線路上無論怎麼搞,都不會引起懷疑和猜測。
當然,那已經是兩千年前的事了,它真實嗎?合理嗎?事情好像就是那樣,沒有什麼合理不合理的,至少在秦之前,已經出現了長城走向的路線圖,所以秦始皇在這條線上修一條長城,也不算特別離譜的事。
在修築長城的過程中,工程的進度不斷回報到秦中央政府,不過真正的工程進度,只能秦始皇一個人知道。但很遺憾,在修築長城的時候,已經是這位風雲人物垂暮的晚年,他的精力沒有那麼旺盛了,不可能和年輕時一樣每天閱覽以百斤為單位的竹簡奏章,迫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找一個非常信任的助手,來協助自己處理這些事。
朝中的大臣顯然不合適這個任務,所以始皇選擇的助手,依然是他一直很青睞的方士。這個方士並不出名,甚至在史官的記錄中都沒有他的具體姓名,但這個方士唯一的作用,就是把始皇的秘密洩露了出去。
秘密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流傳著,史官是如何得知這些秘密的,沒人知道,但他把這些統統記錄在自己私人的“回憶錄”裡。
當時的長城的修築是一段一段進行的,確實和陳雨說的一樣,長城只是個掩飾,或者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大部分士卒和勞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