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的事,記得有一回給人說書,本來當講楊家將中的一段四郎探母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喜愛京劇的,因為裡邊有一段對唱,更是票友們的鐘愛。可我老瞎子因為那天喝了點酒,講了一段山中的四隻幼狼是如何報答母狼的故事。這故事說得大家一個勁的鼓掌弄得我老瞎子直到後來都覺得不好意思。
剛才給大家說了有關地名的事,其實地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某地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或者是因為出了名人而改名的倒是屢見不鮮。就拿咱撫順來說吧!咱撫順城從前叫做鎖陽城,乃是地處滿人入關的交通要道。要不怎麼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呢?咱撫順的原駐人都比較彪悍,又英勇善戰,加之鎖陽城壁壘森嚴,後有巍峨的高爾山依傍,前有滔滔的天然河——渾河護城,那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境,故而稱之為鎖陽城乃是再恰當不過。正因為這裡是滿人出入的關之要衝,有朝臣曾建議皇上出兵收復,可當時皇帝只說了一句話:“那麼,就將鎖陽城之鎖陽改作撫順吧!”真是個睿智的皇帝,因為撫順乃“撫綏邊疆,順導夷民”之意。這樣就避免了兵戎相見,不必出兵,卻收到了意想的效果。
這一回我老瞎子走板走得遠了點兒,不過話還得說回來,因為咱還得給大家講正兒八經的故事。
單說第二天一早,岳飛告別了妻子巧兒,並未去母親那裡辭行,而是留下了一紙詩書,便匆匆趕往府城相州。
再說巧兒依照岳飛臨行前的囑咐,她等到了中午,借給婆婆送飯之機,將岳飛留下的詩文交給了岳母。姚夫人接過一看,見上面寫著四句詩,文曰:“湓浦廬山季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男兒立志扶王室,聖主專師滅虜酋。”
岳母看罷,這才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她久違的笑容。
各位:大家從這兩回的故事當中不難看出,其實岳飛的報國之志是早就蘊藏於胸的。若問岳飛為何在家呆了四年這才又去從戎?說實話這裡邊的原因也挺多的,先一說就是因為岳飛的父親去世,依俗是要守孝的。雖然當時的守孝不再像過去那樣得在墳前守居三年,可依舊是不可遠行的;再一說就是因為父親是家中的主要勞力,父親病故,岳飛要替父親務農這也是生活所迫;三一說是岳飛擔心母親,畢竟母親現在已近老邁,自己即便是有為國出力的想法也不能當著母親的面講;四一說就是若想報國光心存大志不行,還是要等待機會的。其實岳飛這四年來岳飛每日白天務農,晚上就在燈下讀書。讀的什麼書?岳飛讀的都是些兵書陣法之類。由此可見,岳飛他這次從戎乃是早有準備的,起碼從他讀的書來講,這也當稱作是勵精圖治。不過,話要說回來,岳母刺字這才是岳飛能夠第三次入伍的關鍵所在。
有人說了:岳母姚夫人她怎麼這麼會趕時候,偏偏在這個當口給岳飛刺字呢?
其實康王趙構命劉浩在相州設擂臺的事岳飛聽說了,可是母親姚夫人她耳朵也不聾,她也不是整天在家中待著,像這等大事又怎能不傳到岳母的耳朵裡?其實岳母早就從岳飛飛兒的眉目之間察覺出來岳飛的心思,她知道岳飛他糾結在忠孝不能兩全之中難以自拔,因此上她才以刺字之舉,令岳飛立定決心,早日從戎。
有人說了:宋徽宗不是主張議和的麼?怎麼又突然興兵選將了呢?
這裡,因為《岳飛傳》的故事比較龐大而且複雜,咱只能簡略的說一說概要。
原本宋徽宗是主張議和的,可是他想跟人家和,人家不跟他和呀!就這樣,金兵越來越猖狂,這也使得宋徽宗不得不聽取一些大臣的建議,徵兵出戰。您別看這個宋徽宗是個懦弱的皇帝,可在朝廷之中主戰的將官還是蠻多的,其中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康王趙構。於是宋徽宗就派康王北上徵兵,這才有了劉浩在相州擂臺選將的故事。
各位:這一回咱說到了岳飛前往相州比武打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書源自看書王
第二百五十二章 城郊外英雄比武結兄弟
第二百五十二章城郊外英雄比武結兄弟
城郊外英雄比武結兄弟轅門前壯士驚馬惹禍殃
書接上回:話說岳飛一路風塵趕到了相州府城,他一進城逢人就打聽比武打擂的地方。
這時候岳飛迎面碰上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壯漢,這人一身青衣短打扮,生得背闊腰圓,頭扎一塊黑巾,鐵紅色的臉上橫生著短鬚,就如同麻袋裡裝著的刺蝟,這鬚毛不像是長出來的,倒像是扎出來的一樣。
這漢子聽岳飛這麼一問,又見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