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郭卿,你怎不吃呢?莫非真是粥菜不合胃口?要不,本宮讓宮人給你更換幾道可口的菜餚?”
問話的不是李二陛下,而是端坐在李二陛下身邊的長孫皇后。
今日的長孫皇后,身著一襲用五色金絲線繡著朝陽拜月飛騰五彩鳳凰的黃色煙羅紗,下束黃色團蝶百花煙霧鳳尾裙,手挽黃色繡羅紗。風髻霧鬢斜插一字排開龍鳳簪。
端的是雍容高貴,風姿綽綽,郭業知道長孫皇后比李二陛下小兩歲,大概三十一二左右。
但他真心看不出來,此時的長孫皇后已經是生養了幾個皇子皇女的母親。
真乃美熟女的翹楚,御姐兒的典範啊!
而且長孫皇后之美不再嫵媚,而在淡雅,讓人感到親近親和,極為接地氣。
至少,郭業對她生不出半分的戒備堤防之心。
聽著長孫皇后這麼一問,郭業連連擺手慌亂否認道:“不不不,皇后言重了!小米粥加小鹹菜,臣,臣也愛喝。只是也跟孫神醫一樣,心中有了與他相似的一番感慨。”
李二陛下看了眼郭業,豈能不知這小子狡辯雌黃,呵斥道:“言不由衷了是吧?朕沒孫神醫說得那般偉大,美味佳餚自然也是喜歡,但朕也沒你想得那般摳門兒,郭業!”
郭業驚呼一聲:“啊?陛下,你真是冤枉臣了,我真沒覺得您摳門兒啊……”
“咯咯……”長孫皇后莞爾一笑,對李世民嗔道,“陛下,你就不要嚇唬郭卿家了。”
而後衝郭業與孫思邈解釋道:“其實是因為本宮信奉佛祖,平日都是茹素食齋,所以甘露殿中,基本見不到山珍海味和瓊漿玉釀咯。”
對哦!
郭業猛然想起,長孫皇后小名就叫觀音婢,自幼就信佛,怎麼可能甘露殿中會有大魚大肉呢?
一旁的孫思邈聞言,微微頷首一股仙風道骨般沉吟道:“茹素食齋,好習慣,皇后娘娘這個習慣甚好!”
“唉……”李二陛下幽幽一嘆,道,“茹素食齋又能如何?天天侍奉佛祖唸經又如何?佛祖還不是沒有庇佑我家觀音婢,讓她得了這該死的氣疾之病!哼……依朕看來,這佛祖不信也罷!!!”
李世民龍顏頓時陰沉,冷哼一聲,整個飯桌四周瀰漫起一陣肅殺之氣。
旁邊的長孫皇后神色一變,趕忙勸道:“陛下可不要亂說話,怎能在背後詆譭佛祖呢?臣妾吃齋唸佛,是為了陛下祈福,是為了大唐皇室而祈福,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和萬民而祈福,臣妾這氣疾之病自幼便患有,怎能怪罪到佛祖頭上呢?陛下,慎言,慎言呢!”
好一個深明大義的長孫皇后,郭業心中再次浮起‘賢后’二字。
孫思邈讚許地望了一眼長孫皇后,對李二陛下勸道:“陛下無需動怒,皇后的氣急之病幸虧發現的及時。臣回頭再給皇后娘娘開幾道方子,必能將皇后的氣疾之症控制住,只要按照臣的囑咐,定然不會復發!雖不能根除痊癒,但是如果控制得好,平日注意一番,絕不會禍及皇后娘娘的鳳體!”
聽著孫思邈這般說來,李二陛下的臉色徐徐緩和,心疼地看了一眼長孫皇后,徐徐趨於平靜下來。
郭業心中喜道,孫思邈斷然不會信口開河,如果真如他所說,那長孫皇后肯定不會在幾年之後,氣疾加重,撒手人寰了。
看來,哥們這次真是推動了歷史的車軲轆,改變了一定的軌跡。
這個軌跡改得好,長孫皇后多在世一日,對李二陛下的影響絕非多一個魏徵或一個馬周所能比擬的。
長孫皇后盈盈一笑,對著孫思邈笑道:“本宮此番能夠脫險,孫神醫真是功不可沒。陛下,您可以好好獎賞一番才是!”
最後一句話,自然是衝著李二陛下而說。
李二陛下聞言,連連點頭稱是,說道:“這是應該的,有功定要賞。朕已經想好了,孫神醫醫術高超,又有醫德聞名於世,就讓他赴任太醫署(即太醫院)太醫令一職,掌管宮中太醫,秩正六品,賜長安府邸一座。如何?”
“使不得,使不得啊!”
孫思邈連連搖頭推辭,緊忙起身拱手說道:“陛下,我這性子散漫慣了,就喜長年閒雲野鶴般雲遊各地,為百姓診治疑難雜症。如今陛下讓我出任宮中太醫署太醫令,那我縱是空有一身醫術,也用武之地啊!所以,斗膽請陛下收回陳命,繼續讓我在各地遊醫吧!”
“唔?”
李二陛下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不悅道:“怎麼會空有一身醫術,也無用武之地呢?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