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日以來,公子重耳身邊先前那些近婢侍從卻一個個消失了,轉眼便換了一拔新鮮面孔。
公子府這些變故姬秋看在眼裡,心裡隱約明白,公子重耳這病只怕是有人故意而為的了,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之下經院正撥亂反正,只怕是真的命不長久。如今既然已知道病因,也許假以時日便可安然無恙了。
只是讓姬秋奇怪的是,如果公子重耳的病是有人故意而為,而且又驚動君上了,怎麼朝庭乃至公子府都未看到有大的動靜,只是悄悄處理了先生及幾個近婢侍從?姬秋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
不管公子府變故如何,姬秋於自己已經重新有了打算。
外面雖然不知道公子重耳的病康復可期,但姬秋卻是知道的,而且從公子重耳平時行事來看,他本就有所圖的,先前姬秋還指望著公子重耳魂飛西天之際便是自己重獲自由之期,如今看來這種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了。既然如此,如何由公子重耳手下得個安逸,再想脫身的辦法便至關緊要的了。
細細想來,姬秋想公子重耳重才,或是跟他所圖有關,但姬秋很明白,自己是個女郎,在這時世想要以才德獲得公子重耳依附一時或許可以,依附一世則難。因而自己在公子重耳面前既不能表現得太為引人注目,也不能碌碌無為,就這樣假以時日,或許自己便能找個機會自行求去。
有了記較,姬秋當下心中大定。
此後一段時間裡,她除了每天例行探視公子重耳之外,便呆在書院專心整理各種古書典籍,一時倒也過得快活自在。
一天姬秋正在專研一冊剛得的古籍,不想一直忙於公子重耳的事的英姑倒找了過來,還沒說正事她倒是先罵開了,“侍官好生安逸呀,姑子我最近可是忙得腳不沾塵,你倒躲在這裡清閒來了。”
姬秋一笑,拋下古籍奉上一杯清茶戲謔道:“我等不是姑子,這公子府上下多我不算多,少我亦不算少,但公子府如果沒有姑子在這裡盯著,這上下哪裡還有規矩方圓!”
☆、第三十八章 姬秋之才(一)
姬秋這番話說得英姑頗為受用,不由笑嗔:“不愧是認字斷文的世家大族女郎,這說起話來就是中聽,既然你這麼會說話,娘娘那裡你且去回個話罷。”
“娘娘?”
雖說姬秋明白英姑說的應該是驪姬,但她仍裝作不知道問了一句。
英姑呷了一口茶應道:“驪姬娘娘處。”
“娘娘與咱們公子向來親厚,如今公子纏綿病榻多日不曾前去問安,難免娘娘掛念,你且去娘娘處回個話,好讓娘娘放心。”
英姑這話,倒是解釋了。
姬秋聞言起身,“如此娘娘那裡我就走一遭罷,只是……”
“只是為何?”
英姑見姬秋突然沉吟有些不解。
姬秋想了想方又問:“不知道公子可有話要轉告娘娘?”
“公子病體才有所好轉,這種小事就不要再煩擾他了。”
英姑如此交待一番後便離開了,姬秋趁著回屋梳妝整理,就便理順了思路。
驪姬向來提防公子重耳,宮宴一事雖然自己已盡力掩飾,但那等地方驪姬自然是有耳目的,至於那天的事她知道了多少倒也不清楚,再則公子府近段時間人事異動,驪姬就算在公子府有所安插,只怕這時也不敢輕舉妄動。加上公子重耳久未前去問安,驪姬怕是有些沉不住氣了,今天一去只怕事必小心應對。
而公子重耳打的什麼算盤姬秋便全然看不清楚。
要說公子重耳的病已經驚動君上,但時至今日卻無論是君上或是公子重耳處都未見露出半點風聲,顯然君上與公子重耳已於此事達成某種共識,那就是將此事刻意掩蓋了起來。既然是這樣,為什麼公子重耳卻對自己沒有任何交待,他就不怕自己在驪姬面前說漏了嘴麼?
就這麼揣著心事,姬秋坐著公子府的車駕去了祥瑞宮。
姬秋去到時驪姬正用手支了頭閉了雙目斜躺在榻上,膝下一宮人正跪在地上替她細細拿捏。
管事姑子輕稟,“娘娘,公子府侍官姬氏阿秋,代公子重耳前來問安來了。”
“唔。”
驪姬打鼻孔裡輕哼了一聲,半晌半晌,才懶懶地睜眼瞟了姬秋一眼。
姬秋斂眉觀心,移步上前欠身問道:“娘娘最近可還安康?公子惦念,特遣阿秋前來問候。”
“代公子前來問候?”
驪姬哧哧冷笑,“你們公子如今是架子大了,居然連給本妃請安這種事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