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碌孀藕窈竦暮灘蕁�
☆、第兩百三十七章 生死福地(二)
“此地為何處?”慶幸得救之餘,姬秋又問道。
“陌阡。”少年郎君站起身,慢悠悠地說:“伊水之源。”
伊水?姬秋想了想,問:“不知距秦國多遠?”
“秦國?”少年郎君望著姬秋:“甚遠,陌阡四周俱是高山深林,無通途,只有舟楫,往秦應要十日不止。”
姬秋點頭,在床榻上朝他們一禮,道:“得二位救助,姬秋感激在心,如今我欲回秦,不知何處有舟。”
“舟?”郎君說:“除舟人每月往返一次,並無舟楫。”
姬秋一怔,忙問:“現下舟人在何處?”
“水邊。”小姑子說:“我聽人說他正往舟上搬運野物。”
姬秋一驚,趕緊從床上下來:“伊水在何方?”
小姑子詫異地看姬秋:“北。”
來不及著鞋,姬秋赤著腳便奔了出去,足底和膝蓋一陣發軟,她連著磕絆了好幾下。
好不容易奔到棧橋上,只見水色連天,一道舟影正消失在遠方。
風夾著盪漾的水聲,陣陣拂來,額角和髮際絲絲地涼。姬秋呆呆地望著天際,猶自地喘著粗氣。
身後棧橋的木板咚咚地響,她回頭,剛才室中的那少年郎君跟小姑子也跟了過來。
“不必驚慌。”少年郎君嘴邊抿著根草葉,眯眼望著水面的那邊,又瞅瞅姬秋,不緊不慢地說:“等到粟米成熟之時,舟人便將返轉……”
“陌阡果真無舟了?”姬秋不甘心地追問。
少年郎君看她一眼,似是不屑再答,轉身便往回走。
“陌阡果真無舟。”
小姑子不忍,還是代為回答了。
姬秋默然無語,回頭再望,心頭不由湧起陣陣的無助和悵然。
“霞!”少年郎君在前面喊了一聲,小姑子看了看姬秋,快步跟了上去。
姬秋從沒見過像陌阡這樣偏僻的地方。
它坐落在一小片原野之中,濃密的原始森林像大海一樣淹沒了四周的山頭,條條溪流從大山上衝下來,匯作一處,湯湯伊水就從這裡開始了旅程。
往回走的路上,姬秋打聽到身旁這兩個人的名字,這才知道,少年郎君叫冬,小姑子叫霞。
姬秋問他們為何在這樣的荒野之地落戶。冬告訴姬秋,他們祖上是商人,商亡時,乘舟沿黃河逃到了陌阡。
周坐穩了天下之後,伊水流域成為了王畿的一部分,陌阡也在其中。不過,陌阡實在太小了,又地處深山,周人覺得有商人來開荒也不錯,便沒有來收俘,而將他們編為一里,每年來納貢賦了事。
到如今,周王室沒落,對陌阡的管制,已不復當初。陌阡,已然成了無主之地。
原來是這樣。
姬秋望著周圍,只見這陌阡中的人家並不多,只有十戶上下。農田也很少,一小塊一小塊的,像補丁一樣散落在綠油油的桑樹間,深秋之際,莊稼已經長得金黃。
望著田地和桑林下幾灣清亮的溝渠,幾乎是突然地,姬秋便生出一番異常的感觸。
如果,在這一鄅天地中避世,守得一份安然,實則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麼一想,姬秋灰暗的心情登時明亮不少。
“你又叫什麼?”
忽然,姬秋聽到丹霞問。
姬秋回頭,想了想,便刻意隱了姓氏,只說:“我叫秋。”
姬秋醒來時的屋子是冬的家。
與外界常見到的鄉人居所一樣,陌阡的屋子也是在黃土中掘出半人高的地穴,再用木柱支起高高的茅草屋頂。
再次來到冬的家裡,姬秋遇到了他的母親。
據霞說,冬的父親幾年前上山時被野獸襲擊去世了,他跟母親住在一起。冬的母親身形稍胖,跟冬一樣,膚色有些黑。或許是隻懂商語的緣故,姬秋與她見禮,她只略略朝姬秋點了點頭,沒太多的表情。
冬的母親看了看姬秋,同冬和霞說起話來。
雖然像姬秋這樣的世家女郎自小便接受訓練,對於正宗的周語還能粗通,然,冬與他母親說話,多帶著濃濃的地域口音,故而姬秋聽了半天,也不知他們在討論的什麼。
沒多久,只見冬走過來,對姬秋道:“我母親說,你可與我二人住一處。”
不等姬秋開口,霞也走過來,一臉不滿地問冬:“里宰家也有空室,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