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司馬超聞聲而起來到了地圖前,順手接過了杜伏威遞來的“教鞭”,轉身面向龍案之上的楊二說道:“陛下,諸位大人,末將得陛下旨意率12軍和益州蜀軍芮大年部共計15萬將士南征,先是按計劃進佔了南中這一大片蠻荒之地,剿殺了大量不服我軍管束的蠻民。實話講,這南中蠻民極為彪悍不好對付,好在我軍裝備遠勝於他,經過數月征剿後目前這片南中之地已在我朝控制之中。益州刺史柴大人也緊隨著往南中遷了數萬漢民百姓,南中蠻荒之地現在已經不在荒撫。隨後我軍南下征伐劍南,如法炮製,現在劍南全境已平復。稍作休整後,我12軍和蜀軍再次聯袂接令南下一路滅了幾個不成器的小囯後攻進驃國,在這裡我軍才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嗯~眾卿看看,這驃國在南方這裡是好大的一塊啊!面積不亞於整個益州。司馬將軍你接著說,到底驃國國情如何?軍隊戰力怎樣?”楊二插言道。
“是,陛下。我軍攻入驃國才知這驃國雄踞南方這片土地已經數百年了。都城為卑謬,其為圓形磚城,周長15裡,有8座門。其實,驃國境內所有城池均是這樣形制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若非我軍裝備佔優,這類城池也極難攻下。驃國境內分有18個屬國,相當於我朝的郡縣,298個部落和9個大城。其疆域北抵我朝劍南道,東接真臘,西接東天竺(注:今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等地),南至海,據有整個伊洛瓦底江流域。農業發達,種植稻穀和甘蔗等作物,還有自己的錢幣。驃王毗訖羅摩外出近則坐金繩床由奴隸抬著走,遠則乘大象,有妃嬪宮女數百人隨行,每次排場都不小。全國信奉佛教。其軍隊數量並不多且裝備極為簡陋。我軍憑著優勢的裝備和數量幾乎是碾壓式的推進。9座大城均被我軍用火器輕易攻破。驃國為宗教立國,百姓軍卒不懼生死,我軍本著投順不殺原則一路進剿,其國內298個部落被屠殺一盡佔有三成之數。最終攻陷其王城卑謬,驃王毗訖羅摩拒不投降已為我軍斬殺,其族被滅,如此驃國便亡了。只是,我軍歷經叢林游擊戰,城池攻堅戰,平原追剿戰加上驃國國內瘟疫流行等原因。在驃國,我12軍和蜀軍兩部均有較大程度折損,累計陣亡將士3萬8千餘人,含瘟疫歿者,輕重傷3萬餘,含毒蛇毒蟲傷喪失戰力者。加上平定南中和劍南兩地的折損近3萬人,我兩軍共計折損約10萬之多。”說到這裡,司馬超不由低頭落淚,殿內百官也都一片唏噓不已。
“想不到幾乎是同樣的一片土地之上,戰果卻是截然不同。一個是蠻荒之地,一個卻是立國數百年之久的宗教強國。一個戰場戰損幾近忽略不計,一個卻是戰況如此慘烈。15萬將士出征,最後竟折損6成多。可嘆啊~”楊二聽到了如此之大的折損率也不禁頗多感慨,這讓他想到了後世美軍在各方面均佔優的情況下,也在越戰泥沼裡遭受過重創。
“司馬將軍,現在驃國現狀如何了?你那裡不像杜伏威將軍有水師相助遷民過去,且原住民眾多。”
“回稟陛下,現在整個驃國9座大城加國都卑謬城都在我軍手上施行軍管制度。大部分小城鎮也有至少百名將士鎮守,目前倒是均穩定。只是更加偏遠之山林部落,鞭長莫及,我軍只能放棄。但驃王及宗族已滅,驃國百姓全民信篤佛教,佛教教化百姓平和戒殺,這點倒是極為有利於我軍與平民百姓相處。”
“就是說,一般不會出現反叛囉?”楊二對此頗覺好奇又驚喜,佛教立國的國家竟然將百姓都教化成佛性了。
“回陛下,只要我佔領軍不作出出格之事,尊重其信仰,便不會出現叛亂。這也是末將最初未曾想到的。”
“呵呵呵呵~”包括楊二在內的所有人聽了都輕鬆的笑了起來。
想想真是奇怪,杜伏威這路輕鬆佔據蠻荒的三國,但留下了不可預測的叛亂因素,需要時常提防;而歷經重大傷亡佔據的一個強大帝國,卻從根本上沒有反叛的種子。這一切均源於宗教這種東西,煞是神奇無比!難怪後世的明朝敗兵進入當時的緬甸,能輕鬆站住腳,構建一方獨立的勢力;難怪後世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殘餘逃入緬甸便能很快建立一個近似獨立國家的果敢。原來原因在這裡,楊二想想都覺得好笑而怪異。
“好了,司馬將軍請落座吧!諸卿~現在情況都明瞭了,可就如何穩定這片新入的國土暢所欲言。”
“陛下,其實求穩定促發展,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遷民。從我中原儘快遷入百姓進入驃國和南三國。”裴世矩起身拱手說道。
“朕差點忘了說了,從今以後沒有驃國和南三國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