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的軍隊不畏懼生死,甚至會為了所謂的教義尊嚴主動犧牲。這樣的軍隊爆發出的戰力還是令人生懼的。”
“陛下說的是。此次波斯帝國出征突厥的大軍中便有近60萬這樣的教廷大軍,他們隸屬於大祭司,不屬於國家軍隊。其實就是被宗教矇蔽了的百姓。若是我大隋今後要與這樣的教廷大軍作戰,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玄遂先生,波斯大軍受宗教驅使不畏生死,不知其軍中將士裝備如何?”李靖猛地起身動問道。
“波斯皇家軍隊不管騎兵還是步兵,人人重甲;騎兵甚至戰馬都披甲僅露出兩隻馬眼,這點與我朝騎兵截然不同,這些在下官的書中都有提及。再則,波斯馬步軍都是常規兵器,刀槍劍戟之外,也使用強弓弩箭。下官就戰力一事也有結論,那就是波斯騎兵戰力不如我朝騎兵,略勝過突厥騎兵。”
“玄遂先生,依先生看我朝騎兵戰力與突厥精銳騎兵如何?”徐茂公關心的是西突厥騎兵戰力故有此一問。
“突厥騎兵乃是禽獸之兵,若我軍發揮火器之利,突厥騎兵便不足一提。若今後茂公先生領兵剿滅突厥,某願為軍中一參軍。”
“呵呵呵呵~”殿內百官聽了都輕笑起來,場面便更顯活躍輕鬆了。
應付完了防務部有關軍事的問題外,李密又接連應答了來自內務部、商務部以及文教部的質詢。更是被文教部問到了此次大隋水師西征一事。李密也就水師西征及突厥左賢王部連續給波斯造成的損失作了詳細的應答。但說到波斯帝國中東部十餘座城池被全毀時,朝中百官不禁唏噓不已。再說到水師魯明星部和杜伏威陸戰騎兵以及司馬超第12軍和蜀軍梁睿部對波斯沿海及東北部的人口劫掠以及全數接收了左賢王突厥大軍劫掠的波斯財寶時,又都大笑起來,叫好之聲不絕於耳。
“好了,朕在問玄遂先生最後一個問題,請先生想清楚之後作答。若是朕出兵征伐西突厥,一統西域,先生以為何時進兵為宜?”
“稟陛下,若是出兵攻打西突厥,下官以為還是以冬季出兵為最佳。那時,突厥國能調動的兵力受天氣影響為最弱,且突厥國內很多沙漠戈壁,冬季出兵可化雪為水,這點強似其他時節。而此番突厥雖勝波斯也是慘勝,其西部大半國土已成焦土,要想恢復國力少說需要三年,三年之內皆可出兵伐之。”
“嗯!今日朝議到此為止,諸卿也都疲倦了。最後朕再對商務部盧相說一句,將《西巡突厥波斯見聞錄》一書儘快全文刊印發行,讓我朝百姓和將士們也都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天朝外,域外還有其他大國強國,莫做井底之蛙了。”
“陛下不可啊!若是公開刊發此書,被突厥人得知了,豈不猜疑我朝有攻打他之嫌了?不如限量刊印就在軍中發行為好。”宇文化及忙阻止道。
“呵呵!不必如此,玄遂先生回去之後將書中敏感的結論之詞刪除便可刊印發行,任人購買品讀。”
“下官遵旨,修改之後便即刻交商務部盧相處待刊。”李密忙應了下來,他也知道自己的一些主觀結論是不能讓突厥人看到的,那是帶有明顯的攻擊或歧視立場的。
李密經歷的這場讓其終身難忘的朝議終於結束了。
讓其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便因出使突厥和波斯兩國有功,職位由軍情處百戶連升四級直接成了軍情處京城總部的一名儉使,有了可以正式參與每日早朝登殿的資格了。這讓同為軍情處京城總部為副儉使的搭檔董柯羨慕不已,同時董柯也認為這個職位李密當之無愧。
幾天後,李密所著的《西巡突厥波斯見聞錄》實名刊印並面向全國發行售賣了。此書一經面世便得到了大隋學子們的鐘愛,也自然而然的成了皇家潞州書院、京城書院以及皇家潞州講武堂學子們的必備教材,用於開拓學子們的眼界。李密的名聲由此變得更加響亮起來。
只是隨著這本書的出版發行,讓京城文教部的一名底層官員從書中嗅到了一絲不詳的味道,竟使得這名年輕的官員棄官而去了。這人便是原高句麗國的二王子高建武。他從此書的發行和內容感受到了大隋朝的霸氣和堅定剿滅周邊異族國家的堅定立場,而高句麗國毫無疑問將成為大隋朝下一個打擊的重點。嚴重的危機感令高建武不能在繼續作大隋朝的底層官吏了,他要將學到看到的東西帶回國去,更是要回去提醒自己的父王高阿那防範大隋朝的滅國一擊。
高建武的逃亡,很快便由刑督部張恆報到了楊二那裡。
“呵呵!讓他去吧!最好是將我國的好的東西帶回去,也能在其高句麗國內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