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四回 十四軍雨中疾進 南路兵敗惹震怒

綠水以北無法動彈。”

李見熙安慰著仍舊是一籌莫展的淵蓋太作道,同時也使著眼色讓其他同僚也說說話。

“王上,現今入夏以來我國連遭雨水,雖然影響了田間夏糧耕種,但也使得我國南北兩條大江江水陡漲。特別是北方鴨綠水江面擴至數倍,這更斷了隋軍南下的企圖,即便是隋皇楊廣親征我國也徒勞無功,此乃天佑我國也!而南路過來的隋軍也被阻擊在開城一帶,就算開城意外失守了,還有漢江天險,此一路王上也不必擔心。況且大將軍還從前線調撥了6萬精銳回防我長安城,京城現萬無一失,王上何苦愁悶不已呢?”

文在寅趕忙接著李見熙的話寬慰著淵蓋太作。

“唉!諸公不知本王愁悶,本王不怪。我高句麗國有我兒蘇文在大抵是無憂的,但如今夏雨連綿不絕已近一月,我國山地之間田畝多有被山洪沖毀者,百姓亦死洪水者眾。我國多處原產糧地區早成為澤國,就是這京城之中逃難百姓也越發的多了起來。戰場態勢雖暫時有利我國,但戰後呢?我國必然陷入全民凋敝時期,這讓本王如何不愁悶?如何高興的起來?”

“這~”

一聽淵蓋太作愁悶不已的緣由,李、文二人頓時無語了。他們都知道淵蓋太作所說的都是高句麗國現在的實情,京城中流浪的難民隨處可見,賣兒賣女著也比比皆是,可見國內水災之重。只不過災情暫時被嚴峻的戰爭形勢給轉移了視線。

“王上,臣有一言,不知當講否?”從北方前線歸來幾日的李在榮上前道。

“愛卿有話,請講當面。”

說出了心中的愁苦,淵蓋太作覺得好受了許多,對有話要說的親信幕僚李在榮說道。

“王上,現今天時狀況對大隋也是不利的,大雨至山洪突發,河水暴漲,大隋軍隊後勤也極難保障。要想擊敗我國幾無可能,臣願為使節前往鴨綠水以北面見隋皇陛下,言說兩國休戰一事。”

“嗯~不錯!愛卿此提議甚好,但不知隋皇心下之意如何?畢竟他傾百萬之兵而來,憑公幾句口齒之言恐難使其退兵回國。”

“王上,容臣先去試說一回無妨,大不了兩敗俱傷罷了。況其國內已經亂起,隋皇不見得沒有退兵回國平叛之意。”李在榮堅持說道。

“丞相、侍郎覺得呢?”

“王上,兩國交兵至此也有三個月了,就算隋皇親征也逃不過將乏兵疲之苦,加上他也佔不了我國多少好處去,不妨先由我高句麗提請休兵,也許隋皇便趁勢退兵了,也為未可知。”李見熙說道。

“好!那就有勞在榮先生在往北走一趟,為表本王休兵止戰誠意,本王願將整個遼東除龍源、丸都山和丸都城三地以外土地歸還大隋。除要他休兵外還要其撤出侵入我南方之兵。”

“臣領旨。”

“對了,據悉隋皇楊廣之母身有頑疾,久病不愈,為彌補兩國關係,本王再贈送其千年人參兩顆,明日先生一併帶去。”

“是,王上。”

李在榮覺得自己帶去的談判籌碼已經足夠多了,便不再多言。

銀城,隋軍主力大營。

一封輾轉多日才送到的書信擺在楊二桌案上。

此時的楊二坐在椅中,微閉著雙眼,鼻中喘著粗氣,嘴角抽搐著,左手拳頭捏緊放在大腿上。

“啪~”楊二氣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右手使勁的拍在了桌案上。桌案上的那封惹起楊二氣動的書信被激起的的氣浪扇到了地上。

“狗日的棒子竟然折損我三員大將,數千將士,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陛下請息怒,我軍在缺少火器掩護之下強攻城池傷亡在所難免。但南路軍一路北上又是堅城又是大江的,進展緩慢實屬無奈。只有等待著雨季過去,江水退去之後,那時才有利於我軍行動。”李靖見楊二雷霆震怒,於是開口安慰道。

“陛下,南路軍進展緩慢,怕是指望不上了,不如讓末將領軍前去增援薛萬徹部攻打龍源城,一旦龍源城攻克,我大軍便在高句麗國北方防線撕開了一個口子,向南可直逼高句麗國都長安城。”梁師泰奏請道。

“唉!來護兒心急了。朕原本是讓他那一路作為佯攻吸引淵蓋太祚向南調兵的。”

“陛下,據聞淵蓋太祚確實向開城調去了數萬京城駐軍,這才有我南路軍開城之敗。不過,淵蓋蘇文撤空北四城之兵後便抽調了數萬精銳回防其國都長安城。如此看來,高句麗國都城長安的防守兵力不光沒有減少,反倒有所增強。蘇烈第14軍雖是奇兵,但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