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此子果然有才,兌現了其進入前十的諾言。刑督部張恆對其出生心存疑慮,在楊二面前曾建議取消其所得名次,不予進朝為官。但楊二覺得其報考的外事民族部職務,於國家安危關係不大,便拒絕了張恆的提議,親自點了高建武進入前十,讓其順利進入了外事民族部為官,有軍情處出身的外相何充盯著,即便其身份可疑也無妨。而諸如王梵志、韋世康、辛公義和祖君彥等人也都是此次科考的佼佼者,最後,均按照各部門的需要分派到了外地府衙任職。楊二的大舅子蕭瑒,則分在內務部京城總部作了裴世矩的一個隨從參事,用後世的話講,就是內相裴世矩的秘書。
這一時期,在軍事上不光是得到了海外領土流求及周邊島嶼,晉陽的北三郡也得到了大力的開發,而最北的定襄郡已經不再是飄擺不定的一片國土了。在楊二授意下,趁突厥王庭內亂之際,北部戰區在長孫晟的指揮下積極行動,以逐步推進蠶食的方式向北方擴充領土。經過了不到半年時間,五原城方向向北推進到了雲中地區(即後世的內外蒙古交界地區)並構築了一座雲中城防止突厥反撲,使得五原城不在是座邊城了。定襄郡方向向北推進到了桑乾地區,也是向北直推了300多里(即後世的外蒙古境內100裡左右),並建立了桑乾新城,這使得大隋國土擴張到了大漠深處。待突厥王庭反應過來時,長孫晟的北部戰區已經在佔領土地上生了根。矗立在五原以北大漠上深處的雲中和桑乾城兩廂呼應,成了抵禦突厥南下的新的門戶。
而東北的高句麗國也在這期間陷入了半島內部的苦戰,抽身不得,更莫說往西與契丹交戰了。半島南端的新羅和百濟兩國得到了來自海峽南部“倭國”的戰爭物資的支援,加上兩國聯手對敵,使得半島局勢陷入焦灼的消耗戰中。高句麗往南再也啃不下,新羅和百濟往北也是拱不動。
“呵呵呵呵~”看著眼前標出新國界的地圖,楊二不禁敞懷大笑。他知道突厥王庭內部的混亂有著軍情處暗中攪合的影子,畢竟沙缽略汗大病一場,眼看時日無多,而他的兒子們卻都緊盯著他即將留下來的汗位。在諸多王子對汗位的爭奪中,頡利王子因在軍中的影響較大,目前佔據著上風,但他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也都不是善茬,各自有一批支援奪位的勢力。隨著老汗王沙缽略的去世,一時間,東突厥王庭內部的爭鬥血腥而殘酷,哪裡還有心情去管逐步北上侵蝕大片草原的大隋朝軍隊?
“肇仁先生,你軍情處做的好,讓他內部狗咬狗去爭去搶。經此內亂,東突厥也就弱了。先生可放出風去,不管是哪位王子,只要想結盟我大隋,朕便對其扶持,助他擊敗其他王子勢力。此事交肇仁先生去辦,朕要的就是他這場內亂持續時間越長越好,待朕滅了陳國便可正好騰出手來幫他幾個王子收拾殘局,呵呵!”楊二仰天大笑著說道。
“陛下,由此看來,北方突厥一部儼然已經無法對我朝構成威脅了。不如趁機進兵?我朝原本北部戰區實力最強,擁有精銳40餘萬,且裝備極為精良,足可北出一舉掃滅北方突厥,此乃最佳時機!。”防相宇文化及卻趁機建議道。
“哦?”宇文化及的提議楊二從未想過,他想的是先一門心思滅掉南陳,再集中國力北伐突厥的。從未想過南北兩線同時出擊,這是要一口吃成個胖子的節奏啊!
“肇仁先生以為如何?”楊二思慮不定,於是問向劉文靜。
“呵呵!陛下,現如今突厥內部幾欲瓦解,各家王子各自為政,內部幾大部落各有支持者。如此亂局,本相以為正可利用。若是,被某一方做大了,我方再出擊則時機晚矣!再加上我軍情處從旁配合,我朝將士不敢說一舉剿滅幾家賢王、王子,至少可將其勢力驅趕至更北或是更西邊。”
“呵呵!沒想到兩位閣老比朕還好戰啊!好!縱觀我朝周邊諸國,此時對外用兵為最佳時機。朕平南陳之中部戰區軍力為三個軍共25萬人馬,還可動用配合府兵至少10萬,加上呼叫膠州灣水師5萬,便是40萬大軍,足可一舉掃滅南陳。北部戰區擁精兵40萬,在調東北部戰區第13軍一部10萬精銳配合北上,有此50萬人馬當能驅趕北方突厥逃往極北之地。那就請宇文先生為朕制定南北兩路出擊計劃,三日後交朕審驗可好?”
“呵呵!請陛下放心,三日後本相必將周密進兵計劃呈報。”
“好!三日後早朝之上商議進兵,呵呵!”
近半年時間,楊二在京城過得還算愜意,經過了最前期帝國的各種混亂期後,一切都步入了發展壯大的正軌。自己選的幾大部門閣相也都非常稱職,這讓自己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