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也是楊二在成都駐留的最後一天。
當隨行眾家將和女眷們都在將各種物資裝車準備出發時,原河東潞州軍情處千戶,現京城軍情處副儉使董柯匆匆來到了成都蜀王府拜見楊二,隨行還帶來了300名京城禁衛軍將士,領軍的將領正是尉遲恭。
“陛下,軍情處副儉使董柯拜見陛下。”
“陛下,多時未見了,老黑甚是想念特來看望陛下。”
“呵呵!好,兩位平身起來說話。”看著京城來的這兩人,楊二心情大好。這明顯是代表了自己心腹大臣劉文靜和宇文化及二人到成都來看自己,也可說是讓他二人專程前來彙報近段時間皇家軍情處和防務部工作程序的。
“陛下,下官到此一是為劉指揮使帶信,二是告知陛下近來京城發生的一件奇事。”董柯稟報道。
“陛下,老黑此來一是看望陛下,再就是為宇文防相帶信的,還有就是保護陛下一路返京。”尉遲恭也忙稟報道。
“好,老黑先別急,先聽聽董副儉說的是何奇事?”楊二笑著用手示意尉遲恭先莫慌等董柯先講。
“陛下,這是劉指揮使的親筆書信。”董柯先是遞上了劉文靜給楊二的信,這是此趟過來的主要目的。
楊二接過書信先放在桌案上,並不急著看。而是再次問道:“此信不急,待會兒路上有的是時間來看,先說下京城的那件奇事吧!”
“是,陛下。”董柯答應完後,將手伸進懷內,掏出了一個包裹的很嚴密的布包來,隨後層層開啟,最後小心翼翼的取出一件物品,輕輕的放在了桌案上。
“呵呵!朕當是何物?原來就一個破玻璃水杯嘛!”楊二見他故作神秘狀的動作,卻最終取出來的是一個玻璃杯,不禁大笑起來。
“陛下,怎知這寶貝是玻璃杯?屬下一路都很小心,那裡破了?”董柯聽了楊二的笑言,不禁大驚道。
楊二戲言一出口便知失言了,忙笑著敷衍道:“哦~是這樣的,朕曾在京城皇宮中見過一隻千年前戰國時期的琉璃水晶杯,跟這杯子幾乎一樣,故不覺此杯有何驚奇的。”
“陛下,就算宮中有一隻,那也是千年前的古物。而這卻是一件新的,且在京城中不止這一件。此物價格極為昂貴,一件便值我朝黃金2000兩。”
“哦?這為何人制造?目前市面上此物多麼?”楊二已經覺得這件事非同尋常了,因為他知道這件東西應該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竟然出現在京城市井,必然事出有因。楊二第一個反應便是這東西是由穿越者製造的,他要知道這個穿越者是誰?
“稟陛下,此物非是我朝人物所造,而是來自番外西域,經西突厥商人販運至我朝的。流落市面上的不超過50件,此為其中之一。乃是劉指揮使花重金購下的。經同內務部裴相爺、商務部盧相爺商議後,覺得此物在我朝極具市場,頗受達官顯赫們的喜愛,必將造成我朝黃金白銀大量外流,故讓屬下攜此物千里入蜀來報陛下,望陛下儘快定奪。”
“嗯~看來造出此物的匠師必在西突厥無疑。但歷經千難萬阻卻只帶了50件到我朝販買,足見其產量不高。短時間內還對我大隋影響不大,可制定高額稅收阻止突厥此物來我朝傾銷,此其一。其二,當立刻派出細作前往西突厥調查此事,查清是何人燒製及燒製工藝?以便我朝也能生產同類製品。朕知這玻璃還可製成其他物件,今後用到的地方非常多。”楊二說完,起身思考著。是什麼樣的人物穿越到了西突厥了呢?難道是外國人穿越到了突厥國?這東西后世不值錢,但在這個年代稱之為琉璃卻比寶石玉器還珍貴,還值錢,更是身份的象徵。不行,這一定要調查清楚,此穿越者能製出玻璃,顯然本事在我和麻哥之上。作火藥,火器這些當更不在話下了。這個威脅實在是太大了,若此人能為我所用則罷,若是不能,則必須將這人除掉。楊二內心有些驚慌起來,自己和麻哥不是沒想過燒製玻璃,不為別的就想用玻璃製造望遠鏡的,但實際燒製確是不會,楊二也是隻知道一個大概的理論而已。
“董副儉,你攜帶此物去一趟吐谷渾城,去見你部吐谷渾儉使何勇,就說朕命他親自化妝前外西突厥內部,暗查此物來歷。何勇精通突厥語也懂他那裡的風土人情,應該能完成此任務的。”
“是,陛下,屬下明日一早便去吐谷渾城,請出何儉使,屬下陪他走一遭,定能打探出此物來歷。”
“好!但要注意安全,不可用強。探聽到此物由何人燒製即可,至於燒製之法必然十分複雜繁瑣,無需強求。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