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的齊心,特別是軍中段志賢一派的示好,這讓原本心存顧慮的李靖放心下來。他最怕的不是頭次帶兵迎擊突厥,而是最怕內部不穩,這極易被突厥尋機擊破。
“好!蒙諸位將軍看重,某必不負諸位所託,定將來犯異族韃虜擊潰,各位請坐。”李靖激動的起身回禮著說道。
“大帥,我軍探報已經探知突厥前鋒已經進入我定襄境內,不知大帥有何計破敵?”老將殷開山問道。
“突厥前部人馬進入我定襄便逐漸脫離了大漠進入了山地,地形對我軍有利。此地城小,本帥擬將人馬分作兩部,一部5萬人留守此城,憑城桓防守,城牆雖不夠高大,但足以抵擋突厥騎兵。一部人馬10萬去往城東十里外山林,憑山勢地利拖住山下突厥騎兵。我這兩路人馬互為犄角,無需主動挑釁突厥人,只需拖住其數日即可,待突厥後軍主力盡皆進入我定襄境之後,晉軍薛萬春部便會從雁門後方截殺其輜重糧草並斷其歸途。而榆林晉軍尚師徒部5萬精銳也將從西馳援我定襄,數日之內即可抵達。那時,我唐晉兩軍便可對犯境之突厥軍形成合圍之勢,此戰必勝。”李靖對殷開山也是對眾將說著戰術構想,眾將聽了不住點頭。
“大帥,如此安排我唐軍似乎成了誘餌,若是晉軍兩路人馬不到,那我軍也將處於極危險境地,可知我軍糧草並不多。”段志賢有一些猶豫的問著。
“若是那樣,我軍便要棄了定襄退往馬邑,只是我軍尚有一半步卒,就算退至馬邑城人馬也必將大損。但段將軍之顧慮依某看實為多慮了,本帥料薛萬春部必將依約出兵的。若是違約,那晉王臉面何存?放突厥入境對晉軍無益。更無需與本帥停戰共御外敵,段將軍你說呢?”
“嗯!大帥此言有理,末將無憂矣!”
“好!眾將聽令,殷開山將軍率韓成豹、丁天虎兩將領兵10萬去往城東佔據雁丘高地,截斷突厥騎兵從雁丘山下通往馬邑方向道路,以守10日為限,10日之內不可退卻半步。”
“末將領命。”殷開山等三將起身應命道。
“記住,到了山上便要儘快找尋水源,否則就算突厥騎兵不攻山,你等也會缺水大潰。”李靖叮囑著殷開山等三將。
“請主帥放心,那處高地之上甚為廣闊,後山之中必有小溪山泉。況地勢極為有利於我,守10日當無問題。”殷開山道。
“好!去了之後多在山坡上挖掘些壕溝,多設些鹿柵,以阻突厥騎兵縱馬上山,如此突厥失了騎兵優勢,便不足為奇了。”
“末將遵命。”
“本帥與段將軍一道領5萬人馬駐守這定襄城,以此城抵禦突厥騎兵攻勢。”
“是,大帥,末將謹遵將令。”段志賢起身答道。
“好了,接下來就看薛將軍如何奔襲其後,亂其方陣了。段將軍在突厥人未到城下之時,先與竇縣府一道將城中突厥人趕至城外,以免其在城中生亂。”
“呵呵!好,大帥思慮周全,末將這將去辦,保證城中看不到一個異族蠻夷。”
見李靖安排周密,排程有方,殷開山放下心來,當天趁天色尚早,便點齊10萬人馬出城直奔城東雁丘山地。他這處人馬一動,整個定襄城便進入了臨戰狀態了,隨同被趕出城的突厥商人一道逃難的百姓不在少數。
突厥頡利王子率領的3萬鷹師精銳騎兵經過了數日的奔襲後,終於在夜色降臨前進入了定襄郡界,身後的草原逐漸消失了,代之以的便是連綿不絕的丘陵山地,雖山形都不高大,但山間的丘陵山路不寬不平,這限制了突厥騎兵的馬速。
見行軍速度降了下來,甚至還有些擁堵,隨軍軍師達利特對頡利王子說道:“小王爺,我軍距定襄城不過數十里路程,今日天色已晚,我騎兵不利夜晚行走山路,不如在此紮營,明日正午可到定襄城下。”
“好!也是在馬上一天了,傳令下去就在此地紮營休息,明日再行。”頡利點頭同意道。
一陣奇異的草原牛角號聲之後,突厥騎兵們便放緩了行軍速度,最後全部就地停了下來,各自下馬尋找駐營的平整草地,並無半點混亂。
夜幕降臨,月色皎潔。山坳間散落著星星點點的無數篝火,陣陣人喧馬叫之聲在山間迴響。
不遠處的一顆巨大杉樹之上,伏著一老一少兩個晉軍伺候小校,他們正在觀察著山坳裡的突厥大軍。
“不急,待韃子們後半夜睡去之後,回營通報不遲。”老兵輕聲對年少的小校說道。
“大哥,這黑燈瞎火的,怎知韃子騎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