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哦?子健將軍何意?為何要去取江淮大城山陽?”
“陛下,我陳國現在江北原本就有江陽和江都兩城,我軍無渡河之難,若是從這江都城發兵可趁虛攻佔山陽城,此城遠離中原,無需擔心楊廣發兵來援。況且江淮軍現今已投降了晉王楊廣,且正在全力攻打濟南唐壁和魯郡叛軍,使得江淮更加空虛,山陽守軍也不多,正是奪城良機也。”
“嗯---”後主聽了攆須而思。
“陛下,大將軍所言極是,末將願起吳越之兵攻打山陽,請陛下恩准!”蠻將武賁將軍蕭摩柯出班請戰道。
“眾愛卿以為大將軍此計如何?”後主思慮不定,只得再問殿中百官。
“陛下,臣覺得大將軍之言可行。臣早聞得那山陽城守將為原江淮草寇起家的輔公石,守軍不超過2萬,且都是一群江淮響馬嘍囉,以我國精兵去攻,必然有所收穫。”兵部侍郎江中出班說道。
“丞相以為如何?”
“陛下,我國軍隊久未一戰,正可以山陽城練兵,那山陽和中原隔著大湖區,不怕中原大隋援兵來救,且江淮一地河流縱橫交錯,不利於北方騎兵作戰,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都被我國佔有,足可發起一戰,若是佔了山陽城以之為跳板便可圖中原徐州、泗水等地,隋朝便失了長江天險了。”在國相孔範眼中,這山陽城卻是遠離大隋朝中心,乃是一處極為偏遠的城池,原本隋朝對此城便不重視,才有了江淮草寇杜伏威等勢力的崛起,搶這山陽城本就不會惹得隋朝重視。再則,自己也算給了老友楊素一個交待,去攻山陽城也算出兵北上了,至於能否牽扯住楊廣,不使其回兵長安,這個就看天意了。
“好!朕就下旨令大將軍徐子健為行軍元帥,武賁將軍蕭摩柯為先鋒,武英將軍任忠為副先鋒,發兵10萬適時出江都去取山陽城。朕專等各位將軍捷報。”
“臣等謹遵聖諭。”唸到名姓的三員大將齊出,跪接後主之命。
就在朝議正要結束之時,突然從殿外跑進一個小宦官,匆匆來到後主身後,對著後主的耳朵小聲說了幾句,就見後主聽了頓時大笑不已。
“眾愛卿,朕剛得一好訊息,傳晉王楊廣為爭皇位竟然命宇文化及為帥,傾其所有發兵百萬,兵進長安去了。朕再無後顧之憂,大軍可放手去搶山陽城了。”
殿內百官聽罷,頓時喜笑顏開,武將們聽了,個個摩拳擦掌,急不可耐的叫嚷著就要立刻去打山陽。
這次難得的朝議就在這君臣皆喜的氛圍中結束了,陳後主覺得自己神清氣爽,精神倍好便不管其他,徑直前往後宮找尋張孔二妃,準備顛倒鸞鳳大戰一場。
此時,身在齊郡濟南府的唐壁手中正捧著兩封截然不同的密報。
終究是自己兩個族兄弟和10萬跟隨王世充西征大軍的消亡更讓唐壁心痛,不由的大哭一場,口中不住的叫罵著王世充。
“主公,切勿哭壞了身子。”楚德在一旁出言勸道。
“唉!楚德將軍,原本本府以為盟軍十餘個王子,50餘萬人馬去攻潼關該是唾手可得之事,就算取關不成也能全身而退,卻不想諸王皆死,兵馬竟喪!這才不足兩月啊!加上洛陽也被楊廣得了去,如今晉軍可全力攻我濟南府了。”唐壁以袖口擦拭了下流出的幾顆濁淚,長嘆一聲說道。
“主公,休要擔憂,我濟南府現雖東西兩面受攻,但兩面都有堅城防守阻敵,攻取不易。再說,末將聽得大隋朝中已生內亂了,如此晉軍也許會與我濟南府休兵。”
“哦!這裡便有詳情,可算是有一個好訊息了,將軍可自去看。”說完,唐壁從桌案上拿起那封來自隋朝京城的密函遞給了楚德。
“啊?文皇駕崩,楊勇繼位了。這---這---都傳晉王楊廣覬覦帝位久已,其手下文武眾將也都視其為帝,卻被楊勇鳩佔鵲巢了,呵呵!楊廣豈能善罷甘休,必然回兵長安城啊!好訊息啊!”楚德看罷書信不禁大笑起來,彷彿一下子卸去了身上重物般。
“主公,將軍,好事情呀!好事情!剛剛有我洛陽城細作來報,說晉王楊廣盡起雄兵百萬,以宇文化及為主帥,伍雲召為先鋒,兵進長安了。大隋兩位皇子竟為皇位大打出手了。”唐壁和楚德巡聲看去,原來跑進來報信的是副將司徒緒,手中還拿著一封已經開封的書信。
“司徒將軍,此話當真?快拿來我看。”唐壁精神隨之一震,再無先前頹廢之態,彷彿將死之魚重回大河般。
“好!好!好啊!真是天助我也。那楊素老兒不愧是奸滑無比,我等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