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天意欲讓楊勇楊素等受困與此,必為我所擒。羅成將軍,明日我軍攻城之時,汝可帶本部人馬跟隨張壯士一道繞行前往圈羊壩設伏。尉遲恭、羅士信為你副將,你三人務必在圈羊壩擒住二楊,起獲玉璽。若是放過了提頭來見。”
“末將遵命。”羅成拱手應道。身後尉遲恭和羅士信也都心喜不已。
當夜,張獵戶父子便在軍中歇息,有專人設宴款待周詳不提。
已知晉軍火器的厲害,南鄭城頭上的守軍並不多,都只在城下躲避。張勳因熟悉晉軍攻城套路便理所當然的成了守城主將,南鄭城數萬漢軍都暫由他指揮,宇文愷從旁協助以保萬無一失。
這處南鄭城乃是漢中治所,也是當今一座大城。與一般城池不同的是,這城牆之外還有一道寬約十米的護城河,水深達數米,通往城門之處的護城河上有一座被拉起的吊橋,這條河便是城外攻城晉軍一時難以逾越的障礙,也是張勳敢只放少量士卒在城頭上的原因。
“督查使大人,有這條河在,我軍中爆破手便不能去炸城門了,只能隔河向城頭施放火雷箭。但火雷箭主要是對付騎步兵的,用來轟擊堅城效果一般,早知要攻打南陳城,末將便該拉過來幾門鐵炮了。”華公明來到正在對南鄭城觀察的張恆身邊說道。
“如今,我軍攻城器具全無,好在護城河距離城牆僅有百餘步,只得用火雷箭密集轟擊城頭了,希望能炸塌一處城牆,請童環將軍速去作準備。”
“是,末將這就安排5000連弩手上前。”童環應道。
“華將軍,護城河並不甚寬,可令李如珪和齊國遠二將到附近山中砍伐些高大樹木,準備搭橋渡河,若是能將對岸吊橋放下最好。”
“是,大人。”華公明應了一聲勒馬回到後軍去叫李、齊二將。
城上早有守城士卒偷眼看到城外晉軍異動,便報與了城下暫避的張勳和宇文愷。二人得報後立刻登上城頭抬眼看去。
“張將軍,果不其然,晉軍圍上來的盡是持連弩的火雷箭手,我等要準備躲避了。”宇文愷輕聲對張勳說道。
“呵呵!這南鄭城城牆高且厚實,這火雷箭也奈何不得。傳令城上守軍全部下城躲避,待爆炸聲停止後在上城防守。”
隨即,有親隨小校聽了命令到城上各處傳令去了。原本城頭上的守軍不多,得了撤退命令之後,很快便悄悄的撤空了城上所有士卒。這時,宇文凱和張勳再看城外,只見那5000晉軍連弩手基本都在護城河邊已經列隊整齊了。
“好了,宇文先生我等可以下去了,不用擔心城外騎兵弩手,他們是不會渡河攻城的。再晚下去恐就危險了。”
“好!就依將軍,我們速撤。”
就在二人剛剛撤到城下空地時,城外第一波火雷箭轟城開始了。
轟擊的目標基本就在城門這處一段2百餘米的城牆。守軍都死死的靠在城牆內側的牆根死角下躲避著轟擊,整個城牆和大地似乎都在顫抖著,劇烈的爆炸聲讓幾乎所有守城漢軍都棄了刀槍,雙手死死的捂著耳朵。雖能避過了被炸,但城上炸飛下來的碎石磚塊還是傷了數百士卒,個個血流滿面的慘狀也著實可怕。
連續密集的轟擊持續了小半個時辰後終於停息了下來。
“快上去看看情況。”張勳命令著身邊親軍。
不一會兒,城上傳來這名親軍小校的呼喊聲:“將軍,敵軍退了,並未見來攻城。”
“哦?待某看來。”張勳聽了,忙從躲避處出來,領著宇文愷等人疾步往城頭上衝去。
“呵呵!果然如同末將所言,他那火器只能對付騎步兵,對這磚石砌成的高牆傷損不大。”張勳笑著說道,心中顯得更加有底了。
“是啊!將軍只是炸壞了些城牆箭垛口,可速命士卒搬運土袋上城替代被毀箭垛。”宇文愷原本懸著的心也平靜了下來。
“還請宇文先生回王府一趟,向陛下和王爺稟報我這城頭戰況,讓陛下和王爺儘管放心,只要他火器轟不壞城牆,末將便有絕對把握守住這南鄭城。”張勳豪氣的說道。
“好!這裡便交由將軍,下官這就去見陛下、王爺。”
看著匆忙跑遠的宇文愷,張勳心中一陣得意,忙吩咐守城漢軍副將:“用土袋修補被毀箭垛,快去。”
就在張勳等在城下躲避火雷箭轟擊之時,早有一支騎兵大隊趁機從遠處繞城而去,城上守軍毫無察覺。
“督查使大人,我軍火雷箭雖能震懾守軍但轟擊效果不佳,無法炸塌厚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