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裴世矩給眾將下達出擊命令呢?
因為此時在單雄信和王伯當、謝映登的運作下,不僅自己駐守的平夷城已經改換了門庭,暗中歸附了河東晉軍,而且單雄信還利用了自己強大的個人魅力和江湖綠林總舵的威勢直接說服了徐茂公和魏徵二人跟隨自己一道降了河東軍,手下眾江湖兄弟自是看在單雄信的面上也一道跟隨降了,毫無怨言。
如此,幾乎在一夜間,晉西平夷、石洲和方山三城全都歸了河東郡,三城唐軍共計15萬人馬全都放下刀槍降了河東。其中不乏喜極而泣之人,這三城因靠近河東郡,家中多有親朋去往河東謀生,在其家信中早有親人讓其不可與河東軍為敵的囑咐。現在加入了河東軍成為一家了,如何不喜?只是,這下卻暗中掐斷了河套李靖大軍和晉陽李淵的聯絡。原本互為犄角之勢的有利局面頓時土崩瓦解,各自即將陷入苦戰之中。這一切的發生,李靖和李淵還尤為不知。
京城中,宇文化及正全力緝捕未及逃出城的太子黨徒,李景也全面接管了整個京城防衛和秩序的維護,裴蘊正在逐個接收朝廷各部門的職權和京城府庫的查驗。整個京城到處都是身穿新式軍服的河東晉軍。因河東軍軍紀嚴明,與民無犯,也未在京城施行宵禁,所以,街上來往的軍兵雖多,但百姓生活並未受到干擾。
晉王府。
這裡成了宇文化及的臨時駐地,掌控京城內外大小事宜的所有政令都出自這裡。
“道興將軍,皇宮大內不得擅入,守衛的軍兵都安排好了麼?”宇文化及問著負責軍務的李景。
“稟大帥,皇宮重地現由本將手下薛舉、孟恫兩名上尉率5000精兵守衛,當萬無一失。”李景急忙答道。
“四門可守得妥當?”
“大帥,現京城四門皆由我河東軍把守,四門守將分別是喬山、張德斌、萬緒榮、洪天一四名中尉軍官。”
“好!原城中投降禁軍和漢中軍是否押往城外軍營看守?”
“稟大帥,除隨楊勇逃出西門的5萬士卒外,其餘約30萬降卒皆在城外軍營中看守,目前這些降卒情緒穩定並無作亂跡象。”
“嗯!這些降卒中除了個別軍官死心跟隨太子黨外,大部分並不在意誰作京城之主。一日三餐好生管代,將軍官和士卒分開關押,莫讓降卒們被有心之人挑唆起事。”
“大帥儘管放心,現看押降卒的乃是城外軍營伍雲召部,雲召將軍在京城禁軍中名頭不小,誰人不識,任誰都不敢挑事亂來的。”
“如此最好!現在最大的不確定就是這三十萬降卒,讓督查處探員抓緊甄別,若是在城中有家有口的,便讓其家人作保領回家去。若是有願投入我河東軍的可讓雲召將軍遴選10萬彪悍精銳出來,打散分入各部。成都吾兒亦可去降卒中選出5萬人馬填入你部。”
“是,大帥。”
“多謝父帥。”
“成都啊!為父給你三天時間選兵,三日後你便帶本部人馬速回朔方城與裴仁基將軍同守朔方,不可放唐軍李靖部南下來攻京城。切記,三元李靖多謀,你不可逞一時之勇出城與之交戰,本帥已知我河東晉軍即將全面討伐晉陽李淵,這李靖再強也不可能不回援晉陽,待唐軍退出河套之時,你再重新佔據河套之地。”
“兒謹遵父命,請父親放心便是。”
“化龍,好生看視你兄長,不可讓他著了李靖的道了。”
“父親,孩兒知道了。”
看著自己這兩個逐漸成熟起來的兒子,宇文化及頗覺欣慰的點了點頭。
“張督查使和羅成將軍已經去追楊勇兩日了,可有訊息傳回?”
“呵呵!大帥無需擔憂,一切都在張督查使身上。這回可夠楊素等人喝上一壺的了。”裴蘊笑著對大家說著,眾人聽了全都大笑起來。
“呵呵!是啊!最懂主公之人便是這張恆了。若是讓我等抓住楊勇、楊素等一眾要犯,還真不知該如何處理,好在有張大人在此啊!”宇文化及輕鬆的自嘲著。
“裴主簿,京城中三省六部諸多衙門官吏是否都已審查完畢?原屬太子一黨的官吏是否全部下獄?”宇文化及問完了軍務又向主管政務的裴蘊問著。
“大帥,現5品以上的各府官員都已審完,下在獄中等候主公來京後處理的太子黨官吏近千人。5品以下的低階官吏不查也罷,但無過錯的都留在任上。”
“嗯!低階官員多是跟隨上官意願行事,與其立場無關。可有分量重的太子黨徒落網?”
“回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