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回 諸王大擺開戰酒 三路軍待命出擊

掌燈時分,分散埋伏于山中的萬餘個軍帳中都點起了微弱的燭火。李景嚴令軍中不得私自燃放篝火,倒不是怕火光被人發現,而是怕生成在半空的煙霧讓對岸叛軍探子發覺。

“將軍,小的回來了。”在中軍小校的引領下,下午去平陸城打探訊息的王掌櫃趁夜趕回了,身後還跟著數人。

“見過李將軍,見過韓伯伯。”只見昏暗的燭燈下轉出一員小將,只見這員小將頭戴標誌性的金冠雙龍搶珠,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正是羅成,身後跟著家將尉遲南和尉遲北兩人。隨行的還有一個年輕的文官。

“呵呵!原來是羅成將軍啊!怎麼會在此出現?難道主公到了平陸不成?”李景見了羅成既喜又驚,不禁急問道。

“李將軍,在下平陸縣令萬成。羅將軍昨日便乘民船悄悄從黎陽趕到平陸專等將軍到此。”羅成身旁的年輕文官上前說道。

“賢侄,可是帶有殿下指令?快說,莫讓老夫心急。”韓擒虎一旁急切的問著。

“呵呵!不瞞伯伯,小侄正是受主公差遣來此投軍,協助李將軍作戰的,末將還帶來本部3000白馬義從騎兵,只不過大隊還在黎陽城,未敢輕動,以免驚擾了叛軍。”

“道興啊!這是千歲爺嫌老夫年邁,助不得將軍殺敵,便將身邊猛將都支了出來。唉!”

“呵呵!老將軍啊!數十萬叛軍光是大將就上千員,還有十幾個反王,就你我二人在函谷關怎吃的完,多個人來吃也不嫌多,羅將軍來的正好。”李景大笑著說道,惹得帳中眾人都是一陣大笑。

招呼大家落座後,李景忙問縣令萬成:“萬大人,此一時間城中可有異常?對岸陝縣又有何動靜?”

“稟將軍,下官這處小縣城小民寡,地瘠民窮的,那能惹得中原諸王的關注,城中多有我河東商隊和長駐軍情處探員,進出本縣者原本就少,若是生人,早被軍情處查獲了。故此,本縣一如平常。對岸陝縣與我平陸大抵相當,未曾聽說有何異常。”

“嗯!雖如此,我等也當小心行事。”

“李將軍,末將來時便得知叛軍中的曹州宋義王孟海公領了先鋒印,提前出兵前往潼關了,估計其先鋒已經抵達潼關城下了。中、後軍也跟隨而去,此時估計正在透過函谷關,只是後軍輜重糧草還拖在洛陽以西,正慢慢往潼關方向進發。”羅成將自己在黎陽城聽宇文化及說的情報說出。自己也是在宇文化及的提議下先將本部人馬留駐黎陽以免打草驚蛇,自己搭乘商船逆流而上在平陸登岸,在此等待李景大軍出中條山小道。

“哦?若是等待叛軍後續輜重全部過了函谷關峽口還需至少十餘日方行。只是我這裡等的,那潼關靠山王能否守住這十餘日?”李景聽了羅成的情報後心中不免為潼關擔憂起來,潼關是口袋底,函谷關是口袋口,若是底被擊穿了,自己去紮緊口子就沒有意義了。

“道興過濾了,若是他老楊頭都不能把袋底兜住,我朝便再無人了。若是糧草充足,老夫料定老楊能守上至少半年的。”韓擒虎寬慰著李景道。

“李將軍,末將臨來前主公也是相信老王爺能守住的,那裡距離華陰城不遠,又通了運河,供應糧草和援軍應無問題。”羅成也說道。

“好!既如此,我中軍大營明日便遷往城中,大軍還需伏於這山中不動。煩請萬大人明日聯絡軍情處探員過河摸清叛軍情況。”

“是,下官已將縣府謄空專候將軍。”

第二天天方亮,李景等中軍百餘人便悄悄入駐了平陸縣府,這裡成為這隻突襲奇軍的指揮所。只是,這樣對於進出平陸城的生人防範更嚴密了。

潼關外河灘平地上,現在已經層層疊疊的堆滿了諸反王的叛軍,連綿營帳排列連綿百里。

此時,在叛軍中軍大帳中,以王世充為首正在宴請諸王及各自大將元帥。這也是王世充口中所謂的開戰前的助興酒,不光中軍帳中諸王大將們歡聚一場,各反王帳中諸軍也都沉浸在戰前狂歡之中。

“盟主,今日歡宴之後,明日是否便要去衝關了?”得了首勝的孟海公醉眼朦朧的問道。

“嗯!此事還請徐軍師為諸王爺分說一二,軍師請---”王世充將徐茂公推到前臺,讓他將心中盤算說給諸王聽。

“各位大王,元帥將軍們!明日當休整一日,全軍整理攻城器具,後日當選派一軍全力攻關。只是不知又是哪位王爺願出打頭陣?”徐茂公問道。

“孟公前日輕鬆取得首勝,傷其大將新文禮,已使得楊林老兒斷了一臂。後日本王願出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