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回 後路斷王世充驚 諸王作垂死一戰

那楊玄感也去了幾日了並無函谷關訊息傳來,想必那裡並無戰事,若有意外,就算本王的催糧官不來報,那楊玄感也早派人來報了。”王世充強擠一絲笑意說道,諸王聽了也都點頭稱是。

“那就請徐軍師明日一早便行,前往函谷關除留少許人馬繼續留守外,務必率大軍回返洛陽看看情況,想我洛口城有數萬守軍,應該能保得洛口不失,洛陽更是無恙才是。”

“貧道領命,也無需等到明日,今夜便輕裝簡從快馬直奔函谷關,若是能迎住洛陽糧隊到來更好。”徐茂公不慌不忙的應道。

“那好,就請軍師今夜便行。”王世充拱手一禮道,徐茂公也趕忙起身回禮。

“連日攻城,諸王兄也都疲累了,不如歇息兩日,待糧草到了在行攻擊。若是能引得關上守軍出來便是最好。”王世充接著對諸王說道。

“既如此,某等謹遵盟主之命。”濟南軍大帥唐龍拱手說道,隨即帳中諸王也都拱手附和著。

看著帳中諸王各回各帳,身邊只剩下有意投靠自己的李密和幕僚胡師爺二人。

王世充不由的嘆息道:“唉!糧食好解決但這潼關著實難破啊!我等諸王50餘萬大軍聚在此處實屬無益啊!據說這潼關楊林老兒早已得河東10萬晉軍相助守關,眼見從這處是過不去的。唉!”

“王爺,我軍現所處地勢極為不利,前有潼關阻路,北有黃河,南面全是群山相連,若是有船便可尋一渡口北渡攻擊河東郡,繞過這潼關最好。就看楚王那裡能否奪得些船隻渡河了。”李密小聲安慰著王世充,面對這樣的地形,李密也無計可施。

“唉!李先生說的輕巧了,就是有船渡河,那北岸也是群山險壁無路可走的。老夫倒是聽說平陸有一條極為艱險的小道,可直抵潞州,只是不知真假。若是真的,倒可以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襲取楊廣那廝的老巢,不亞於攻破長安。”胡師爺眉飛色舞的說著,只是說者無意聽著有心。

李密聞言心中一驚,頓時說道:“師爺所言最好是假的,下官曾在潞州書院就讀過一月,閒暇之餘也多有打探,沒聽說過潞州有路到平陸縣。若是有路,楊廣為何不在平陸和陝縣兩城駐軍?”

“是啊!傳言當不得真。若是陝縣有晉軍駐紮,本王也早就探知了,也不會率軍深入到這潼關了。”

“王爺,下官確還有不安啊!試想,楊廣若沒有通路連線平陸,當初從王爺手中索取陝縣就說不通了。”李密心中疑惑並未消除,猜疑著說道。

此時,簾門一挑,一箇中軍旗牌官匆匆進賬報道:“主公,楚王楊玄感回來了,所有緊急之事面見主公。”

“啊?”未及王世充搭言,李密先驚呼起來。

王世充見李密臉色突變,頓覺不好,忙對中軍旗牌叫道:“速喚楚王進賬說話,快!”

還未等旗牌官轉身出去,那楊玄感早在外面聽見,猛地掀起帳簾,大步跨入奔到王世充面前拱手大叫道:“世叔,盟主,大事不好了。”

“啊?賢侄,何事如此驚慌?快講。”王世充說完,就見李密和胡師爺也都趕忙圍了過來。

“世叔,函谷關---函谷關已被晉軍佔據了,侄兒人馬全被堵了回來。”

“啊?”

王世充、李密和胡師爺聽了驚得目瞪口呆,李密險些沒站穩,撲通一下跌坐在椅子上。

“楚王爺,可看清?是晉軍哪裡人馬?”見王世充和李密都驚得不能言語,胡師爺忙詳問道。

“堵關的必是晉軍,那匆忙間築起的丈餘土牆之上打有數面“李”字大旗,能在晉軍中為帥者必是潞州大營的千牛衛大將軍,左都督李景無疑。”

“啊!”只聽王世充大叫一聲,暈倒在座椅之中。胡師爺見狀忙上前施救,楊玄感也慌得直叫“世叔”。

胡師爺的一口冷茶水當面噴下,王世充緩過氣來,頹喪的問著還在為他抹試著胸口的心腹幕僚胡師爺:“胡先生,事已至此,我等該當如何?”

“王爺,切莫自亂了。楚王爺此事還有誰知曉?”胡師爺轉頭問著楊玄感。

“先生,此事現在只我幾人知曉,我部現紮營在距此數里之外,只本王前來報於世叔。”

“好!此事萬不可傳出,否則軍心大亂,50萬人便自崩潰了。王爺,為今之計只有不惜一切全力攻下潼關,否則我等便只有在此糧盡而亡。”

“玄感兄,函谷關早已被毀,只有地利可依,依你看李景搶佔函谷關築土牆阻我人馬有多少?”李密恢復了心神後扯住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