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正在為北涼突然出現的二十幾萬大軍發愁,並未發現喬公公的小心思,想了一會沒有頭緒,又問道。
“小喬子,西域有回信了嗎?”
“回主子,馬應雄說他年老體邁,無法去金山城為陛下分憂,請求陛下恕罪,他願意辭去西域職權。”
“呵呵……”劉啟冷冷一笑,怒道。
“老狐狸,他以為主動讓權朕就不會追究了嗎?想得美,賣國賊就是賣國賊。”
“既然他讓權,就下旨讓蘭王接了吧,等蘭王平定了西域,朕在好好和他馬家算賬。”
“主子高瞻遠矚,主子聖明!”
喬公公的馬屁拍的恰到好處,劉啟十分受用,笑道。
“下去吧,交代你的事儘快辦,太子回來後讓他直接來這裡見朕。”
“是,主子!”
喬公公答應一聲,躬身退了出去。
劉啟負手踱步,自言自語道。
“二十多萬大軍哪裡出來的呢?北涼不該有這麼多軍隊呀,難道去天狼草原的軍隊裡面有貓膩,或者是這二十萬大軍裡有貓膩?”
就在這時,一個小公公稟報道。
“陛下,太子請求覲見。”
“帶他進來。”
劉啟說罷,坐回軟椅,臉上疑惑之情一掃而空,換上了威嚴之態。
“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翎風塵僕僕,顯然最近在外沒少奔波。
“起來吧,東海的事都辦妥了?”
劉翎爬起身,躬身道。
“回父皇,兒臣已與秋如狂談妥,等他破中原關之日,就是他與瑤光成婚之時。”
“還按父皇交代,許諾他東海一郡之地與異姓王爵位。”
“他去中原關了?”
“回父皇,秋如狂的軍隊已經駐紮在城隍關附近,因北涼有變,暫時還沒有去。”
劉啟瞭然的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這個時候別說秋如狂,就是他也不敢讓屠大貿然去中原關了。
“翎兒,你對北涼突然出現的軍隊怎麼看?”
劉翎早有所想,朗聲道。
“回父皇,北涼大軍去了天狼草原這點毋庸置疑,不止我們的人看到他們進了當陽關,就沒再出來,北涼百姓也都看到了,所以這二十萬大軍一定有問題。”
“還有兒臣幾次派人偵查,發現這批軍隊的斥候竟有萬餘之眾,分為三層,外放十里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就連萊蕪郡的百姓,也沒人真正與他們接觸過。”
“軍隊數量也是我們偵查鍋灶痕跡估算的,所以兒臣認為這批軍隊十有八九是掛羊頭賣狗肉。”
劉啟眯了眯眼,輕撫鬍鬚,又問道。
“那你認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京城還是為其他?”
“回父皇,北涼大軍足以與全南風的軍隊分庭抗禮,若為京城早該出兵。”
“他們早不出兵晚不出兵,偏偏在劉十九被罵之時出兵,兒臣認為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震懾天下人和各方勢力,讓各方勢力不敢圖謀還在金山城的劉十九。”
劉翎的分析讓劉啟十分滿意,不由起身誇讚道。
“翎兒長大了,能為父皇分憂了。”
“謝父皇,兒臣願為父皇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好!翎兒快起來,父皇正有一件要事交於你去辦。”
劉翎爬起身,恭敬道。
“請父皇示下。”
劉啟走到劉翎身前,拍了拍他的臂膀。笑道。
“翎兒,北涼軍隊無論真假,你都先不要管了,寡人會讓秋如狂去試探。”
“你當務之急是去九江,說服球國與陳家,聯合進攻金山城。”
“江陵關封鎖的緊,球國應該還不知道北涼情況,他們雖然和北涼聯盟了,但也不過是利益驅使。”
“只要將九江管理職權許諾給他們,他們一定願意進攻金山城。”
“至於陳家,多給他們一些壓力。”
劉翎微微皺眉,試探性問道。
“父皇,九江雖然被球國佔了去,但若公開賜予他們職權,只怕天下百姓會……”
“呵呵,翎兒多慮了,他們要接了朕的冊封,那就是朕的臣子,臣子造反與外賊造反別無二致,寡人給他們的不過是一張無處兌換的銀票罷了。”
劉啟擺手打斷劉翎,又悄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