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模樣,只怕還是嫁高門庶子更可能了,明蓁是親王妃,明芃嫁回梅家去,梅季明雖則排行在後頭,卻是實打實的族長嫡子,明潼更不必說,往後就是侯夫人。這三個把門檻兒抬高了,後頭妹妹們卻因著出身所限結不成這樣好的親事,門到如今也只一個親生女,再怎麼盯著妾的肚皮就是沒個開花結果的,夫妻兩個還不死心,寺廟道觀裡的香油錢也不知道舍了多少出去,看著梅氏往棲流所裡頭舍米舍面,她也跟著給,這上頭很是捨得,可這許多年愣是沒音信。澄哥兒住在老太爺的院子裡,由著老姨娘照看,她一是沒這個心,二來也沒這個膽兒,都已經過繼了的,開過了宗祠,她這裡出點差子,一家子還不生吞了她,看著澄哥兒是忍不得這口氣,想到那五百畝的水田就抽氣,可給都給了還能怎麼著。自家若有個兒子便罷了,既沒有打量的又是另一個主意,紀氏在過繼上頭已經cha了一手了,她想的便是把孃家的女兒嫁給澄哥兒,到時候那五百畝的水田豈不是又回來了?她心裡動這個腦筋,便回孃家跑了好幾回,防著紀氏先下手,想把侄女兒接過來住,袁氏哥哥家裡倒有好幾個女兒,年紀相當的卻是庶女,知道這個提出來也不會有人應,乾脆咬了牙把跟嫡出女兒接了過來,姑娘已經快十二歲了,比澄哥兒要大兩歲還有餘。紀氏這頭忙著女兒的婚事,隔了一道院牆的事兒便沒功夫探聽了,連澄哥兒考童生要預備的禮都交給了喜姑姑接手,列出單子來再給她過目。張姨娘那兒卻早早知道了,她們府裡已經忙著收拾起屋子來了,張姨娘先是笑袁氏打的好算盤,又是笑紀氏只怕要落空,兩頭都叫她高興,捎手還要罵一罵女兒:&ldo;你看三姑娘,那一付妝奩便是打個金人都夠了,你還不趕緊著巴結,往後的嫁妝可別比六丫頭還差。&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