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公民
振興自己的國家,改善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夢想,是任何人都不能剝奪的權利。國家的責任在於保障人民的權利不受侵犯,維護政治、經濟和社會秩序的穩定、和平與安寧,以及懲治腐敗,建立廉潔、高效的法治政府。中國政府提出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以及逐步展開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反腐風暴、住房改革、醫療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措施,讓中國政府在21世紀前十年間正走向一種親民政治和民生時代,也是在讓每一位中國公民都擁有一箇中國夢。
共和國的成就,有賴於共和國公民的成長;共和國未來的大廈,也同樣需要每個公民增磚添瓦。中國正在堅定不移地走上崛起之路,邁向偉大的民族復興,而所有宏大的歷史主題,最終都會歸結為個人的細微命運。國家需要善待自己的人民,歷史的評價標準都在於人民是否從中趨利避害,以達到求仁求德求愛求福之目的。國家既要有系萬民於一身的勇氣,也要有“一人不安,舉國難歡”的擔當。中國的崛起與復興也定會讓全體國人體會到其所帶來的尊嚴與榮耀,分享其發展所帶來的利益和實惠。
現實與期望並存,光榮與夢想同在。國家夢想與公民夢想並存,國家力量是實現公民夢想的基本保證。中國國家力量和公民力量的發展壯大,讓每一位中國公民都擁有了一箇中國夢,這個偉大的中國夢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在未來也一定會得到“百花齊放”。
〔導讀提示〕
中國的根本問題是什麼?中國“三農”如何走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慨嘆?替9億農民上書國務院總理的鄉黨委書記改變了誰的命運?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2600年的“皇糧國稅”是怎樣走進“歷史博物館”的?中國農民為什麼會“五千年來從未這麼好過”?
黃金週的由來是什麼?中國的長假制度經歷了怎樣的變革?“每年有超過1/3的時間在休息”改變了什麼?
“入世”究竟是“引狼入室”、“與狼共舞”,還是“互惠互利”、“多方共贏”?WTO時代生活變幸福了嗎?“入世”為中國帶來了什麼?還將帶來什麼?
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經歷了怎樣的嚴峻考驗?21世紀前十年中國經濟經歷了什麼樣的執行週期?
HAPTER3
●第
●三
●章
復
蘇
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江澤民(2002年11月8日在中共十六大上的報告)
乾坤轉,天地變從二〇〇六年一月一日起,依法徹底告別延續了兩千六百年的田賦,並且還讓國家反哺農業。這是史無先例的開端,這是改革開放和“三個代表”的結晶!這真正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農民的慈愛之心。
——告別田賦鼎銘文
第三章復甦
第一節柳暗花明
普天同慶
公元1999年,這一年對於中國來說真可謂是“大事不斷”。4月初,朱鎔基總理訪美,兩國關於中國入世的談判協定在最後一刻歸於失敗;4月末,萬餘名“法輪功”信徒圍聚在中南海四周,釀成“4·25”圍攻中南海事件;5月8日,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震驚中外的“炸館事件”;6月份,長江下游連續降雨引發水患,北方則又暴熱乾旱;7月9日,李登輝公然丟擲“兩國論”,導致海峽兩岸氣氛驟然緊張。這一連串事件皆出意外,讓人防不勝防,但在政府精心處置、輿論遙相呼應和民眾的跟隨支援下,並未釀成大患。
第一部分 第40節:國脈(15)
同時,1999年也是“五四運動”80週年,更重要的是,它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週年。
到了這一年秋季,一切陰霾都雲開霧散了,到處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10月的神州大地,萬眾歡騰,普天同慶,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氛。
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建國50週年紀念日。這一天,北京雨後初晴,空氣清新,繁花似錦。修繕一新的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宏偉壯觀。城樓紅牆中央,懸掛著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的彩色畫像。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豎立著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畫像。天安門廣場上彩旗林立,10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