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伯濟是想借這個機會,提攜自己。日後有了郭老先生的金面,方雲在其他城池,和其他大儒打起交道的時候,就輕鬆多了。甚至遇上強大的邪派高手,也能請這些城池裡的大儒,出手把他們震死。

要知道,大周朝文武分治,文武朝臣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融洽。方雲頂著平北將軍的名頭,就是屬於兵家。按道理一般大儒都不會理他。

要不是方雲所說的西洱城情況,太過猖狂,加上方雲的一封信,筆法風流,文字也流露出極深的儒學修養,是名儒家弟子。郭伯濟都不一定會理。

郭伯濟滿意地點點頭。對於方雲他是極為滿意的。所謂觀其言察其行,這段時間郭伯濟也以暗中觀察方雲。方雲雖然有的時候,也會耍點小心思,但總的來說,品性還是不錯。而且對儒學一道,即有悟性,也有學習的心思。

郭伯濟便動了心思,把他引進門來。

不多時,士兵來報,西洱城外發現數輛青銅馬車,打的是朝廷的旗號。方雲會意,知道是郭伯濟以前的同僚、同窗來了。便同了郭伯濟,一起到城門口迎接。

五輛青銅馬車在朝廷禁軍的護持下,停在了西洱城門口。車廂開啟,五名白髮蒼蒼,現出老態,但精神矍鑠的老儒,從馬車內走了出來。

“子關兄,多年不見了!”五位大儒拱了拱手,走上前來。方雲這才知道,郭伯濟的字是子文。

郭伯濟一臉喜意,帶著方雲走上前去。

“這位是凌公績,當年在輔政閣走動,任三品通議大夫。”

“這位是陳長文,前任資政大夫,享二品大夫俸祿。”

“這位是楊孝直,前任四品朝議大夫。”

“這位是劉公壽,當年曾在陛下壽宴上作詩,技驚四座!”

郭伯濟一一介紹,方雲都以學生之禮見之:“學生見過老師。”

輪到最後一位,郭伯濟顯得很鄭重:“這位是我的同窗耿季行。不在朝廷任職,但他的學問,連我也自問不如!”

方雲仔細瞧了一眼,這第五名大儒,神情古板、嚴肅,不句言笑。

“學生見過老師。”方雲躬身行了一禮,態度恭謹。

“嗯!”名喚劉公壽老先生,只是淡然的嗯了聲。

“郭兄,你這是幹什麼?”

幾名大儒也發現了郭伯濟身後方雲,看郭伯濟這架勢,似乎是在鄭重的這名叫方雲的守城將軍,介紹給他們。

“呵呵!”郭伯濟笑了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方雲。”

幾名大儒齊齊動容:“郭兄,你收弟子了?”

郭伯濟笑而不答。

幾名大儒眼中掠過一絲驚異。幾人和郭伯濟或同朝為官,或同窗讀書,對他極為了解。郭伯濟一直不收弟子,今年七十有六,行將就木,卻突然破了戒。

“恭喜啊!”幾人真心道。

講學是一回事,收傳衣缽的弟子又是另一回事了。這些學問精深的大儒們,對於弟子的挑選極為苛刻。必須要品行端正,悟性極佳之輩。品行不端,就是所傳非人。悟性不佳,教也是白教。

“方雲”前任資政大夫陳老先生,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思:

“可是四方侯的次子,元宵節文武雙中,太傅親點的那位?”

“四方侯正是家父。”方雲恭敬道。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目中都是古怪。神情古板的耿季行,眼瞼眨動了一下,很是特別地看了一眼方雲。

“元宵節雙中,太傅親點?”

郭伯濟皺了皺眉頭,他隱居宛城,潛心學問,一向不管外界的事。這一點從宛城城主,在他所居草廬外,豎立石碑,題上不得打擾,就可以看得出來。

“老師見諒,這些都是去年的事了。學生以為老師知道,所以沒有提過。”方雲恭聲道。

“原來是去年的事不說這些了。眾位師兄,請隨我一起進城吧!”郭伯濟道。

五位大儒點了點頭。在軍隊的護送下,進了將軍府。

方雲知道,這一番引薦,加上郭伯濟弟子的頭銜,他就算是真正的,開始進入大周朝一干大儒們的視線了。

這一天晚上,六位大儒圍坐在一起。

“說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什麼,是我不知道的?”郭伯濟顯得很憤怒。

“郭兄息怒,這件事情關係太大,卻不是該由我們嘴裡說出來的。”陳長文道。

“在城門外也就罷了,現在我們六人同堂。你們說吧!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