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要做全方位的宣傳,要宣揚者蘋果汁怎麼怎麼好。追根溯源,少不得有人問這麼好的品種,是怎麼培育出來的?難道說這是省城農科所培育出來的,我趁著他們破產,十幾萬買了下來這也太小家子氣了。
乾脆召開一個新聞釋出會,宣佈我是用千萬鉅款鮮榨小黃蘋果汁在省城是人人皆知,但是出了省城,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光靠省城市場,絕對撐不起幾十億的果汁生意,所以要在全省乃至於全國打響知名度。這第一炮,哪裡還有比新聞釋出會更好的呢?
有抑揚頓挫的曲折故事,有二十年磨一劍的堅守,有科技人員的無私奉獻,這樣的新聞,哪一家新聞不搶著報。再請一幫水軍在網路上推波助瀾,很快就能讓人全國人民認識到什麼叫做黃光一號。
當然目的不僅僅在於宣傳,還有技術支援。黃文斌和丁詩詩都沒做過農業,更沒接觸過果樹種植這麼專業的技術。以後不論是進行推廣還是自己搞果園,都必須要請專家,請別人當然不如請農科所。
這黃光一號就是農科所開發出來的,資料完備,技術熟悉。就算有專利資料,請別的專家,要吃透資料都得好幾年,萬一發生問題,黃文斌可沒時間等他們慢慢解決。和幾十億的市場相比,一千萬的推廣費用算什麼,況且還是分二十年給。
這麼一點小錢,可以在全省全國做一大波廣告,打響知名度,還能繫結農科所至少二十年,讓農科所上下的科技人員為黃文斌的品牌戰略服務,隨叫隨到,不是物有所值,而是物超所值啊。
第445章 . 賣關子
“好吧,你厲害。”方天和歎服,“銀行的事你不懂,除了銀行以外,其他生意倒是比我強。”這已經是極高的讚譽了,要知道方天和是做高利貸生意的,各行各業都要懂。要分辨出誰的生意大有前途,誰的生意已經註定要失敗,誰還想行險一搏,誰又想捲款跑路。誰的抵押品真有價值,誰的抵押品只是虛有其表,然後才知道誰能借錢誰不能。她經常自詡,要不是做高利貸,她肯定已經在別的行業取得成功了。
“那當然了。”黃文斌還不知道自己又取得了一個成就。
“現在我們去幹什麼,準備新聞釋出會嗎?”方天和看著黃文斌,眼神明亮,幾乎要發出光來,“我認識省臺的記者,要不要去聯絡一下?”
“不用,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黃文斌說。
“更重要的事情?”方天和問,“是什麼?”
“鋪貨。”黃文斌說,“廣告的效力,剛播出的時候最強,以後每隔一個小時,影響力就會下降一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每天會下降二十四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一個廣告即使製作再怎麼精良,請的明星再怎麼打牌,如果只放一次不做跟進的話,四五天以後就會被人完全遺忘。最好的廣告模式,就好像舌尖上的中國那樣,一放完電視,大家立馬上網搜尋,然後立即就下單買了。
“如果我們不先鋪好貨,光有廣告有什麼用,現在各種新聞這麼多,過幾天大家都忘了這回事了。”黃文斌說,“所以我們必須先鋪貨,等大家看到新聞,產生購買衝動,立即就能買得到,才能把影響力轉化為銷售額。”
“可是現在鋪貨要怎麼鋪?全省各地一家家超市談嗎?”方天和覺得就算是黃文斌,也辦不成這樣的事情,“你得把蘋果賣到各個超市放單獨的櫃檯,說明這是榨汁專用的蘋果,還得附送榨汁機在現場做演示,想一想都覺得麻煩。還不能用太差的榨汁機,要不然把客戶嚇跑了。你說有多少人家裡有榨汁機啊?”
“等一等。”黃文斌覺得這裡面似乎有什麼誤會,“誰說我要直接賣蘋果了?”
“不是賣蘋果?”方天和問,“難道你想賣鮮榨果汁啊?這要和全省各地的甜品店餐飲店談,更加麻煩啊。超市樹木還少一些,甜品店餐飲店那得多少啊。這黃光一號在外地沒名氣,人家可不一定答應合作。”
“當然也不是。”黃文斌才不會去找這種麻煩。
“到底是什麼?”方天和問。
“就是這個。”黃文斌從座位底下拿出一個易拉罐來,“今天剛到的。”
方天和接過易拉罐一看,“西施蘋果汁?不會吧,你還做成飲料了。”開啟喝了一口,還真是黃光一號果汁的味道,不過和鮮榨的有點不同,更甜一點,沒那麼酸,入口柔和,卻沒有鮮榨果汁那麼有衝擊力,卻不好說哪個更好吃。
“味道還行吧?”黃文斌問。
“還可以,比一般的蘋果汁好喝。”方天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