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出現,存在並發展了八年,確定了程式存貯方式和二進位制碼。
又因為自動運算控制方式,進化出了變址暫存器和各種存貯器。並確立了程式設計概念等一系列計算機技術基礎。
但穩定性,是無法克服的短板。
56年,電子計算機進入了半導體電晶體時代。
穩定性、能耗獲得了戈明性的進步,磁芯存貯器和各種輔助存貯器,從效能到容量,開始了幾何倍數的提高。
尤其是中斷概念的出現與應用,跨越式的提高了計算機系統的效率、可靠性和靈活性。
主要應用矛盾,逐步轉向軟裝置。
62年,電子計算機進入了積體電路和軟裝置系統化時代。
分時作業系統,進一步提高了計算機的應用效率。計算機網路的出現,將協同運算速度推高至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次。
但更多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功耗、成本和造價,以及受硬體效能所限,進入了瓶頸期的軟體發展。
於是,七十年代初,單片電路整合了1000個門以上的大規模積體電路出現了。電子計算機的發展,也被推到了新的階段。
如果沒有“異常干擾”的話,還要再過兩年。時間進入八零年代後,第五代計算機的概念才會被提出來。
隨後,是漫長的理論完善和技術積累期。
直到97年Ibm的深藍,戰勝了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第五代計算機才算真正度過理論期。
再後面的幾十年,一直處於發展期……
最後那段掐了不播……
介於在座的老幾位,雖然是國內半導體及相關領域的大拿,但電子計算機只是半導體一眾應用領域中的一環,他們不見得一定有充分的系統性的瞭解。
而且,還有兩位純“白丁”。
所以,曲卓先簡述了一下前四代計算機的發展史和技術要點,隨後說:“無關大、中、小、微,這些物理體積上的區分,我們新一代計算機的架構、軟體系統,以及對計算機網路的應用,已經為所有人指明瞭第四代計算機今後的發展方向。
剩下的無非是三點,一,基於更先進的光刻技術,在單位面積和體積內刻蝕更多的電晶體,以實現控制能耗的同時,獲取更高的運算速度。
同時,不斷革新外圍硬體及附屬裝置的容量,存取傳輸效率和功能性。為越來越高效的大規模積體電路,搭建能夠充分釋放效能的平臺。
以及根據不斷迭代的硬體效能,開發出更加強大、高效和全面的系統和軟體。
二、透過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生產,不斷壓低計算機的製造成本。
讓它從少數人才能接觸到的,價格昂貴的高階工具,逐漸向平民化下探。
三,讓計算機的操作,變得更加直觀和便捷化,不斷降低使用門檻。直至只要是個識字的普通人,經過簡單的短期培訓,就能借助計算機上搭載的工具軟體進行工作。
比如,記賬、文書處理、資料檢索、資料錄入及傳輸……”
大段資訊量高度密集的內容訊息入耳,讓堂屋內陷入安靜,所有人都在消化和思考聽到的內容。
曲卓說的口乾,示意門口的工作人員給自己倒一杯水。見面前一眾人的眼神逐漸從思考中恢復出來。繼續說:“而我說的,第五代計算機的概念。並不是今年提出,明年,或者後年就能實現的。
它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僅僅是一個概念而已。並隨著計算機及相關技術的推進、發展和完善,於後續計算機的不斷迭代中逐漸得到應用和體現。
過程可能兩三年,可能是五六年,也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需要長期的,不斷的投入才能開花結果。甚至初級成果,還無法轉化為收益,依舊需要持續的越來越多的投入。
誠實的說,以我們的家底和本錢,是不可能獨立推動的。
我們率先提出來的意義,是為了進一步為計算機的發展指明方向。
這是虛名,有意義,也沒有意義。
想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要儘快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率先拿出具的有實踐價值的成果。
比如,選定一個方向,開發出配套的神經網路和演算法模型。
這是一張牌,一張讓我們有資本上桌的牌。
我們要先上桌,才有機會成為那張牌桌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