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5章 剩下的,就交給你們了

一對十三人的授課,正常情況下有間小教室就足夠了。之所以安排在講學廳,是因為旁聽的人太多。

大幾十號人中,有些是單純的看個熱鬧,有些是好奇,有些是奔著瞭解和學習來的……

上午三節課聽下來,下午再上課時,那些看熱鬧和好奇的基本都沒了。

聽不懂,完全聽不懂……

四月二日,戴英Nature雜誌發行了一本專刊——the puting revolution from the East。

專刊內系統的介紹了東方內陸系列計算機的硬體效能引數,通用型系統和計算機網路,以及配套的編譯和開發環境……

課程進行到第三天時,奔著瞭解和學習來的那部分人,沒了大半。

不是失去了興趣。

相反,大多數人興趣都越發的濃郁。

但跟不上教學進度。

所以,分頭轉戰三所高校的機房,透過教材和教學學習。

隨後的兩天,七個國家二十餘所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公司,陸續向港府和港大針對計算機專案,提出參觀或交流的申請。

另有不下二十多家包含了各樣心思的媒體,也跟著湊熱鬧……

港方與內陸溝通後,同意了全部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部分科技公司的申請。

媒體只同意了五家,並對採訪和報道範圍作出了限制。

四月五日,高階班十二名學員,變成了十個。

沒來的兩個受不了高強度學習,掉隊了……

等到了六號,講學廳裡的旁聽人員猛然變多,幾乎到了座無虛席的程度。曲卓的教學課程,也因為這幫人的到來發生了改變。

原計劃是針對小型五軸聯動機床,進行計算機接入的軟體平臺搭建的教學。但想要實現軟體對硬體的控制,就必須詳細拆解硬體資訊和控制引數。

那些資料都屬於東芝的機密,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是不能公開的。

之前關起門教學無所謂,眼下那麼不同來頭的多旁聽者,不但不合適,甚至容易招來東芝的訴訟。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課程臨時變更,改為如何用計算機對港理工一臺老式漢斯產的車床進行軟體控制。

為此,曲卓不得不熬夜做了新的課件,從設計層面對老式機床進行了自動化升級,還為其匹配了程控模組。

又基於這份設計,用了兩天的時間,講解如何從無到有的搭建起針對車床的控制軟體,順帶著開發了配套的簡易工業製圖軟體。

在他授課的兩天裡,內陸京城和滬市五家單位分別組織了突擊小組,日夜趕工,為港理工那臺老式機床,生產了配套的數控、驅動和輔助裝置。

六月十號上午,高階班十名學員分成兩組,因為曲卓佈置的作業而扎堆撓頭時,一百二十多號人齊聚港理工機工系教學車間。

親眼見證了內陸工人,對一臺老式車床的主軸箱、進給箱,以及絲槓與光槓進行了自動化控制升級。

下午,又親眼見證了某人用計算機設計了一枚三英寸的非標螺柱,隨後將螺柱的引數匯入控制軟體。

當回車鍵被按下,那臺從出廠開始,就一直需要手工操作的老式機床,在一系列看似並不複雜的升級改造後,神奇的開始了自行工作……

要知道,這次演示表面上看在向世人展示計算機的實際應用。

但展示計算機的同時,也是在展示我們在機電設計、程控自動化、精密加工以及精密儀器等多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懂行的和不懂行的觀摩人群,發出一陣陣感嘆的時候,內陸方面除某人外,有一個算一個,手心和腳心緊張的全都是汗。

這次貌似高效的老裝置升級,看似對我們來說輕而易舉。實際上,上至相關領導,下至參與的一線工人,沒有一個心裡有底的。

別的都不算,單說配套裝置中用到的六枚伺服電機,我們是在得到了“野生”五軸機床後,才開始研究的。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才剛剛摸透技術,實驗性的試產了兩個不同型號。

眼下對試驗品的精度、壽命、穩定性等綜合資料的測評都還在進行當中呢。

不止對於核心配件和加工精度心裡沒底,機床升級方案是某非機工專業的人,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畫出來的。

沒有,也來不及做任何技術論證。

這邊組織攻關小組試製,那邊組織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