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鮒行枰�難艄庥Ω檬竊躚�難艄飭恕U�欽庵衷諞醭戀奶煒綻鏘允境隼吹墓�サ難艄猓�閌切鶚鮒邢衷詰難艄狻!�

在敘述與敘述物件之間存在的第三者(陰沉的天空),可以有效地迴避表層現實的侷限,也就是說可以從單調的此刻進入廣闊複雜的現在層面。這種現在的陽光,事實上是敘述者經驗裡所有陽光的彙集。因此敘述者可以不受束縛地尋找最為真實的陽光。

我喜歡這樣一種敘述態度,通俗的說法便是將別人的事告訴別人。而努力躲避另一種敘述態度,即將自己的事告訴別人。即便是我個人的事,一旦進入敘述我也將其轉化為別人的事。我尋找的是無我的敘述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我同意李劼強調的作家與作品之間有一個敘述者的存在。在敘述過程中,個人經驗轉換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儘可能迴避直接的表述,讓陰沉的天空來展示陽光。

我在前文確立的現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針對個人精神成立的,它越出了常識規定的範圍。換句話說,它不具備常識應有的現存答案和確定的含義。因此面對現在的語言,只能是一種不確定的語言。

日常語言是消解了個性的大眾化語言,一個句式可以喚起所有不同人的相同理解。那是一種確定了的語言,這種語言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無數次被重複的世界,它強行規定了事物的輪廓和形態。因此當一個作家感到世界像一把椅子那樣明白易懂時,他提倡語言應該大眾化也就理直氣壯了。這種語言的句式像一個緊接一個的路標,總是具有明確的指向。

所謂不確定的語言,並不是面對世界的無可奈何,也不是不知所措之後的含糊其詞。事實上它是為了尋求最為真實可信的表達。因為世界並非一目瞭然,面對事物的紛繁複雜,語言感到無力時時作出終極判斷。為了表達的真實,語言只能衝破常識,尋求一種能夠同時呈現多種可能,同時呈現幾個層面,並且在語法上能夠並置、錯位、顛倒、不受語法固有序列束縛的表達方式。

當內心湧上一股情感,如果能夠正確理解這股情感,也許就會發現那些痛苦、害怕、喜悅等確定字眼,並非是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它們只是一種簡單的歸納。要是使用不確定的敘述語言來表達這樣的情感狀態,顯然要比大眾化的確定語言來得客觀真實。

我這樣說並非全部排斥語言的路標作用,因為事物並非任何時候都是紛繁複雜,它也有簡單明瞭的時候。同時我也不想掩飾自己在使用語言時常常力不從心。痛苦、害怕等確定語詞我們誰也無法永久逃避。我強調語言的不確定,只是為了儘可能真實地表達。

我所指的不確定的敘述語言,和確定的大眾語言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對世界的感知,而後者則是判斷。

我在前文已經說過,大眾語言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無數次被重複的世界。因此我尋找新語言的企圖,是為了向朋友和讀者展示一個不曾被重複的世界。

世界對於我,在各個階段都只能作為有限的整體出現。所以在我某個階段對世界的理解,只是對某個有限的整體的理解,而不是世界的全部。這種理解事實上就是結構。

從《十八歲出門遠行》到《現實一種》時期的作品,其結構大體是對事實框架的模仿,情節段之間的關係基本上是遞進、連線的關係,它們之間具有某種現實的必然性。但是那時期作品體現我有關世界結構的一個重要標誌,便是對常理的破壞。簡單的說法是,常理認為不可能的,在我作品裡是堅實的事實;而常理認為可能的,在我那裡無法出現。導致這種破壞的原因首先是對常理的懷疑。很多事實已經表明,常理並非像它自我標榜的那樣,總是真理在握。我感到世界有其自身的規律,世界並非總在常理推斷之中。我這樣做同時也是為了告訴別人:事實的價值並不只是侷限於事實本身,任何一個事實一旦進入作品都可能象徵一個世界。

當我寫作《世事如煙》時,其結構已經放棄了對事實框架的模仿。表面上看為了表現更多的事實,使其世界能夠儘可能呈現紛繁的狀態,我採用了並置、錯位的結構方式。但實質上,我有關世界結構的思考已經確立,並開始脫離現狀世界提供的現實依據。我發現了世界裡一個無法眼見的整體的存在,在這個整體裡,世界自身的規律也開始清晰起來。

那個時期,當我每次行走在大街上,看著車輛和行人運動時,我都會突然感到這運動透視著不由自主。我感到眼前的一切都像是事先已經安排好,在某種隱藏的力量指使下展開其運動。所有的一切(行人、車輛、街道、房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