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7部分

沈沅鈺何等聰明,和張先生接觸過幾次之後,終於明白了庾璟年的意圖。之所以派張先生過來,是為了她們母子幾人安排退路來了。

庾璟年擔心一旦大晉戰敗,牽連到他們母子幾人。張先生在庾璟年麾下多年,在建康都有廣泛的人脈,由她安排她們母子幾人逃到交州去,想法子在那邊安身立命。

可見庾璟年對北燕和大晉的這場戰爭是持悲觀態度的。

沈沅鈺的心直沉了下去。若是連身為主將的庾璟年都對大晉沒有了信心,這場仗還怎麼打?

進入六月,天氣已經極熱了。

慕容圭的營帳中四周都擺著冰塊,卻是冰涼如水。慕容圭正在盯著眼前的巨大沙盤陷入沉思。小小一個襄陽,不過數萬兵馬,竟然阻擋了他的大軍整整一個月,這一個月來看著他佔盡了優勢,其實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襄陽城就像是狂風暴雨中的一艘小船,可不論風多狂浪多大,這艘小船就是不曾傾覆。

想到這裡,他就有些心浮氣躁。

庾璟年?庾璟年!

慕容圭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大燕曾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相士給他算過命,說他是火命,火被水克,叫他不要離開北方涉足南方,否則必有大難。他根本不相信,覺得此人是個騙子,還將他關進了大獄。如今想來,他一到了南方,就開始倒黴,似乎那個相士的話也有些道理。

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有個太監白著臉跑了進來。“皇皇上,前方緊急軍情,大事不好,潼關丟了!”

“什麼?”慕容圭猛地站了起來。“你在胡說什麼?戰報在哪裡?拿來我看!”

那太監哆哆嗦嗦地拿出一份戰報來,慕容圭認真地看完了,面色鐵青。潼關守將丟了這麼重要的關隘,竟然直到現在還不知道動手奪關的人是北魏人還是大晉人。

這也怪不得潼關的守將,慕容圭把守衛潼關的五萬大軍全都抽調到了荊州,潼關只留下一千人馬,而蕭十三一路急行軍,繞開了慕容圭的大軍,走了一條極詭異的路線到達潼關。又讓所有的人脫掉軍服,先是賄賂了守城的小軍官,放進關去三百多人,然後裡應外合,十分輕鬆地奪去了這座雄關。

慕容圭立刻召開御前會議,召集了北燕的高層商量對策。眾人也都聽說了潼關失守的訊息,幾乎有一大半人都向慕容圭進言,立刻派出一部軍馬,趁著敵將立足未穩,趕快把潼關搶回來。

慕容圭一言不發地聽著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話,最後淡淡道:“現在不是奪不奪回潼關的問題,而是長安能不能守住的問題!”

眾人一聽全都愣了。慕容圭淡淡地道:“你們以為奪取潼關的哪邊的人?北魏還是南晉?”

眾人心想我們哪裡能知道啊?詳細的情報還沒有送來呢!

慕容圭道:“你們不用猜了,這些人必定是南晉人,庾璟年派出去的無疑。”之前雖然庾璟年瞞過了他,但是畢竟他聰明絕頂,很快就想到庾璟年士兵數量的變化有些問題,判斷出這部分人是他派出來的。

他淡淡道:“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解荊州之圍,為了解建康之圍,攻下一個潼關對他們沒有絲毫的用處,唯有攻陷了長安,才有可能!所以現在咱們要做的,不是發兵奪回潼關,而是提醒長安守軍,千萬做好警惕,不能讓南晉人趁虛而入。”

不過沒等慕容圭叫長安守軍的提高警惕的信函落到他們的手裡,蕭十三就已經帶著七千大軍出現在長安城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把千辛萬苦拿下的潼關城棄之如敝履,沒有留下一兵一卒,帶著所有的軍隊星夜行軍。從潼關到長安,一共兩百七十里,他用了兩天的時間趕到了長安城下。

長安城上的守軍對突然出現在眼皮子底下的敵人還沒反應過來呢,蕭十三已經發動了總攻的命令。長安的守軍頓時一片大亂。從攻擊開始,到順利進入這座千年古城,蕭十三僅僅用了不到十個時辰。

順利的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其實這也不能怪守軍無能。實在是因為慕容圭御駕親征,把所有能打仗的兵全都帶走了,加上北燕太過迷信自己的地形。坐擁關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皇帝又不在家,所以長安的守衛鬆懈之極。

這才讓蕭十三撿了一個大便宜。

不過蕭十三能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行軍千里,先奪潼關,再克長安,也算在軍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訊息傳來,慕容圭氣得把自己最心愛的茶杯茶碗都砸了。自己費盡了千辛萬苦,佈局多年,宇文周到了建康城下,卻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