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父見他轉過彎來,才說:“地方還沒定,這個要卜算的。但風聲已經傳出來了。我們王家,只怕這回是逃不掉了。”
王珍只要一想起建王宮所需的花費就頭皮發麻:“總不見得都要王家掏了吧!”
王父:“但我們王家肯定要出得最多才顯得忠心呢。那邊……”他往祖宅那裡揚一揚下巴,“可不是該著急了?”
王珍鎮定一下,想了想說:“家中並沒有多少錢啊。”王家最值錢的是什麼?
一是地,二是人口。
族長或許有錢一點,但距離能建一座王宮還是差得多了。
族長也不傻。沒看到足夠的好處,是不可能願意傾家蕩產的。
王父搖頭:“不止。建王宮,磚石木料是一節,壯丁人力也是一節,其餘珍寶器物,也不是小瞧的。前頭都是花錢的,後頭才是喝湯的。現在是前面沒人想掏錢,後面往宮裡送宮婢,往大王面前送青年才俊倒是都很積極。”
王珍心中一鬆:“那大公子是個什麼意思?”
王父:“大公子正等著看誰更忠心呢。”
王家送出去一個女兒,可顯然,大公子並沒因此高看王家一眼。他在等王家拿出更多好處。
第611章 人心異亦
雲重住在王家別院,雖然是個客人,卻比主人的來頭更大。他身上有聖旨,來之前也命人打聽過河谷四姓,所以才頭一個就選中王家。
因為王家佔地最多,人最多,年頭最長,跟其餘幾姓的關係牽連最多。
更因為王家佔的地方好。
如果想拿下河谷四姓,對王家下手是最快的。
所以雲重來了以後,先和顏悅色,王家叫他娶王家女,他立馬就應了,當晚就做了新郎,對王家女珍重寶愛,親自取名為知心。
等王家自覺他已經入巷,就開始大肆舉薦王家子弟。
雲重全都應了。
之後,王家見雲重如此好說話,都以為他傻,就開始打起雲青蘭的主意,王家女也開始推薦自己的妹妹。
雲重還是答應了。
等王家開始做夢了,雲重提出了建王城的要求。
河谷四姓,王家獨據一城。不過說是城,城牆並不高大,城中也沒有宮殿。其實就是王家聚族而居的小城鎮。
城中“官員”都是王家自選自任,族長就是“太守”,皇帝賜下的頭冠、笏板、官印等物都在王氏嫡脈族長的屋裡擱著。
此城最大的建築,是王家祠堂。
這樣的城,當現成的王城肯定是不行的。但此城的好處在於,它選址極妙,與其他三城的距離都不算遠也不算近,恰恰好。前可攻,退可守。
雲重自生以來還沒上過戰場,但軍書讀過不下百卷,身邊也有識戰懂兵之人,他們在看過此城在此地的位置後,都認為這裡是王城的不二之選。
前提是,必須要王家將此城讓出來。
這就意味著,王家要全族遷出。
雲重再如何,也不至於認為能憑一道聖旨就讓王家乖乖把城讓出來,更別提他們還要推到王家祀堂。從王家到此,這供著祖先靈位的祠堂就在這裡了,推到它,那不管是誰開的口,在王家是遺臭萬年了。
雲重與隨從商議過後,認為與其強來,不如讓王家自己乖乖入甕。
所以雲重舍下自己,親自住進了王家。
王家,祖宅。
王光是王家如今的族長,他的排行並不靠前,在王家叔伯多得很,他會當族長,乃是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是族長。祖父去後,父親跟著就去了,他就只好當了這個族長。
雖然成了族長,但在族中服他的人不多。
外面是他叔叔、爺爺的人多得是,他這個小輩哪怕頂著個族長的名頭,也管不住什麼人。
所以,王光上任以來,學了一身和稀泥的本領。他自己家裡還有祖母、母親兩重長輩,又有幾個叔叔在,這都是嫡嫡親的親人。
可他自己也已娶妻有子,子又生孫。一大家人住在一個屋子裡,怎麼可能和睦?
更別提他們這一脈坐在整個王家的頂端。
王光坐在屋裡,正在教兒子讀書,兩個兒子下頭就是他的小孫子,小娃娃正在長牙,一張口就流口水。已經當了爹的長子只好一邊讀書寫字,一邊照顧兒子,時不時的給兒子擦擦口水,叫他乖乖坐著不要動,認識幾個字了?這個字念什麼?
次子年紀不大,看上頭的爹在讀書,趴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