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看著就覺得飽得不行不行的了。
怎麼吃下去的呢?
吃過飯,大家也不多待,就各回各家了。
於家二姑父幫忙殺豬是不要錢的,走的時候,豬尾巴他是要帶走的,明子也不知道是什麼規矩。娘又給割了一塊得有七八斤重的肉。就當是謝禮了。
八爺爺家糧食剛夠人吃的,養不起豬。家裡還有那麼些孩子呢。明子娘說,興他不仁,不興咱不義。肉剛出鍋的時候,就給送過去一塊肉還有一盆燴菜。八奶奶那人,腦子不夠用,給就拿著,連句好話都不會說。八爺爺看明子娘這麼講究,終究覺得自己當初話說得有些過了,面上有些訕訕的,但是到底沒說個軟話兒。只是過了些日子,跟明子爺爺做了雙棉手套送過來,說是省得爺爺出去撿糞的時候凍手。
第11章 老么就是受寵
第二天,就是煉油了。鍋又燒了一天。足足煉出來大鍋的油,給東屋八爺爺家送去一罐子,明子二姨家送了一罐子,剩下的還裝了滿滿兩大罈子。
煉出來的油渣子燉白菜,是明子爹和小文哥的最愛,爺倆一人能吃一大碗菜。
爺爺不吃葷油,這些他是不吃的。就是頭一天殺豬,他也就是幹活兒了,全家人都吃肉吃燴菜的時候,他老人家還是一碗白菜燉土豆加上鹹菜條兒。明子看著爺爺自己吃素,心裡酸溜溜的,這老爺子,跟受虐待了似的。看著怪可憐的呢……
忙活完殺豬。年前最大的一個活兒,就是蒸豆包了。大黃米麵兒,明子爹早就去磨坊磨回來了。紅小豆,也早就準備出來了。提前兩天發麵,然後蒸豆包餡。
紅小豆洗乾洗了,加上水,煮爛。然後用一種明子從來沒見過的,叫豆杵子的工具把豆子全都搗得碎碎的。盛出來之後,用手攥成雞蛋黃大小的球型。外面放上發好的大黃米麵,包好。這就是一個豆包了。這個活兒,家裡的女孩都能幹,明子和老姐不會包豆包,便是攥餡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可以啊。手小,沒有勁,就兩個手攥一個。
包好的豆包,直接上鍋蒸,蒸熟後,出鍋,放在用高粱桔杆編成的用處跟托盤一樣,叫做蓋簾子的一種工具上,放在外面凍,用不上倆小時,保證凍得結結實實的,再拿回來,裝缸。比酸菜缸小上兩號的缸。裝了兩缸。差不多就夠一家人一冬天的早飯了。
娘六個,足足忙活了三天,才把兩缸豆包做出來。
完事兒之後,明子的手腕都酸得不是自己的了。
這可真是,看著好玩兒,還真不是好玩兒的事兒,很累人的。
臘月之後,幾乎所有的活兒,都是在為過年做準備了。
隊裡終於決定去北邊兒買魚了。明子爹做為趕車的頭把交椅,是必須去的。再加上高隊長,和他那個在大隊裡做會計的弟弟,三個人一起走的。來回一趟,路上不耽擱的話,得三天。頭一回去,拉回來一馬車,都是小雜魚,一車魚兩三百斤才二十塊錢。大魚是買不到的,太貴不說,也沒人敢賣。被抓可不得了。回來一家花了兩塊錢,分了二三十斤魚。
人口多,勞動力小,日子緊的,向八爺爺家那樣的,有這些魚,就挺好了,過年能解解饞了。
但是呢,比他家過得好的,高官屯裡可不少,像高隊長那兩個已經結婚的兒子家,人口少,大力家兩個孩子,二柱子家才一個孩子。小兩口又都年年輕輕的,壯勞力,能幹。掙工分兒和開荒都不耽誤,日子過得想當不錯,年輕人,又敢花錢,不像老輩兒的那麼節簡,這魚就分得有點兒少了。還有那親戚多的,不說別的,就是有閨女嫁去外屯兒的,或是有媳婦孃家是外屯的,這大過年的,總得有點兒年禮吧?手裡又不是特別緊張的。肯定就希望能多買點兒平常吃不到的,又便宜的東西。那點兒魚,也不夠分的。
明子家親戚少,老爹這頭兒只有一個堂姑姑。老孃這邊兒,明子姥姥改嫁的地方太遠,好幾年都見不上一回。三姨家也遠,還就在江邊兒上,不缺魚吃。四姨家也遠。一年來竄一回門兒,還都是青黃不接,家裡揭不開鍋了來“借”糧食。過年的時候,是絕對不會登門的。去她們家做客就更不可能了,家裡都窮成那樣的,拿啥招待呀,去了就是給人家添麻煩。
但是呢,明子家有個愛吃魚的爺爺。能花一百多塊錢買腳踏車,還能給老爺子買不起點兒魚吃?所以呢,明子家對凍魚的需求,一樣是多多亦善的。
有需求,那就得接著再去買。可惜了,第二趟就沒有第一趟那麼順利了,半路上,車被當地政府的人抓到了,明子爹說,他們在外面凍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