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清早收到的這一份禮物。對於鄭婧瑩來說,無比的珍貴。
“別,等下放到車上。走,別上去了。”華生將鄭婧瑩拉住。
“去哪?”鄭婧瑩一看便知道華生是有備而來。
“帶你去個好地方,保證你沒吃過。這個地方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發現的。比較偏僻。但絕對是正宗的東海味。”華生說道。
華生帶著鄭婧瑩去了一個比較偏僻的巷子裡,這裡地房屋比較陳舊,在這個現代化的都市裡,竟然還有八十年代留下的印記。
“別的地方你絕對看不到這裡的老虎灶。也吃不到這麼正宗的東海味。”華生說道。
“你怎麼知道這地方的?”鄭婧瑩問道。
“我也是跟同學偶然過來,才知道的。”華生說道。
“老闆。來兩份粢飯糕。兩根油條。”華生很熟練地點了兩份早點。
“好咧!”老闆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
來這裡吃早點的人並不錯,更少有坐下來吃的。一般都是拿好了早點便邊走邊吃匆匆離去。
“老闆,現在吃早點的人好像沒以前那麼多了。”華生問道。
“快過年了,很多外地人回家去了。現在這老巷子裡,老街坊都搬得差不多了,住在這裡的都是外地來的租戶。過年的時候,大多要回去過年。生意自然就清淡了。小哥以前在這裡吃過早點?人老了,記性不太好了。”老闆很和氣。
“是啊。我以前在醫科大學上學,跟同學來這裡吃過。你這裡的早點味道超讚,可惜這裡位置太偏僻了。一般人找不到這個地方。”華生說道。
“沒辦法,外面的店面太貴,這個地方做慣了,不想換地方了。”中年人說道。
“幸好你別換地方,不然不知道到哪裡去找這麼正宗的早點了。”華生說道。
粢飯糕皮薄底焦,咬上一口,燙口的肉汁滑入口中,米飯的香味與肉汁的鮮美在口中交匯,完美融合,形成別具一格的味道。
“婧瑩,你嚐嚐,這裡的粢飯糕最正宗。味道非常好,不過你可要小心,可別把舌頭給燙傷了。其實這裡還有鍋貼也很正宗的,可惜肚子裝不下,過幾天帶你過來品嚐。”華生說道。
“老弟現在在哪裡上班?平時很少看到你來這裡吃早餐。”老闆問道。
“我現在自己開了一家中藥館,立即這裡不是太遠。不過平時一般懶得跑路。”華生說道。
“年輕人真是有闖勁,我年紀大了,只想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了。”老闆笑道。
“這樣也挺好。反正這店面也是你自家的,沒什麼壓力。一天下來,收入也不錯。比打工族日子好過多了。現在開店面也不容易。房租太高,每天壓力很大。”華生說道。
“嗯,不跟你說了。家裡的老太婆這幾天身體不舒服。等收了早點攤。就帶她去醫院瞧瞧。”老闆說道。
“那你忙。”華生看著老闆的背影。一個敦實的男人用堅實的肩膀支撐著他的家。這樣的人不管高貴還是卑微,都是值得尊敬的。
過來沒一會,老闆扶著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出來。那中年婦女的行動有些不便。
見華生看著自己的老婆,老闆說道:“老毛病了,嫁給我之後吃了不少苦頭。由於開這店鋪,經常接觸水,以前條件不好,都是用冷水。最主要的是,生小孩之後,也不能好好地休息。那個時候,她腿上留下了病根。現在風溼越來越嚴重了,一旦發作起來,動都不能動。原本想等孩子們長大了,咱們老兩口就好好享享清福。沒想到孩子沒一個爭氣的。到老,還得靠自己。”
“你要是那麼多怨言,就別照顧我算了。”中年婦女笑道。
“那可不行。糟糠夫妻不下堂。我想,如果是你,你也會像我這樣照顧我。”店老闆說道。
“你趕緊做你事情,讓人家年輕人見笑了。”中年婦女笑道。
店老闆叫曾紹文,老闆娘叫鮑芳。兩口子有三個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現在都還是打拼階段,自然顧不上老兩口。其實兩口子也不算老,只是鮑芳的身體不好。
華生與鄭婧瑩吃過早點,付賬的時候,華生順口說了一句。
“曾老闆,你要是信得過我,可以帶著老闆娘到我的中醫館去看看。地址在這裡。風溼病治療起來比較麻煩,也許中醫更有效一些。”
“哎哎,好好,我們一定會來。”曾紹文說道。
曾紹文看起來應得很熱情,華生卻可以看出他的敷衍。他只是不好拒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