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好效果;她用納紗法;單色繡簡單的幾何紋;看上去倒是別緻;清雅。梅蘭妮知道;這種荷包的消費群就是底層的群眾。只有做的別致有趣;才可能吸引一些比較有錢的主。
荷包做好後;梅蘭妮用綠線織帶子;前世她去湖州度假時;村裡的女子手巧;能織出上百種的花樣帶子。梅蘭妮學會了幾種簡單的;她用竹子做了小梭子;上下穿引;綠帶子一寸寸織成了。荷包頸用綠線鎖出幾個小圓洞;上邊用綠線扣出荷葉邊。綠帶子穿上後;抽緊;打好結;一個精緻的荷包出現了。
兩個荷包花了梅蘭妮四個午休完成了;接下來;梅蘭妮用竹梢做竹針和竹鉤針;並修理她房裡的織布機;和紡車。
等十天後胡貨郎的搖鈴響時;梅蘭妮覺的等他好久了。
知道靜慧會出去交做好的荷包;所以梅蘭妮等靜慧進了院門;才出去。
〃梅娘子;你的貨物我替你辦齊了。你看看還滿意嗎?〃胡貨郎笑著說。
梅蘭妮翻看著絹和布;滿意地微笑了。一邊把做好的荷包交給胡貨郎。
〃咦;〃旁邊的一個媳婦一把搶過荷包;仔細觀看;〃這荷包做的好精緻;這種繡法我第一次看到。〃
〃蘇繡裡這種繡法叫戳紗;北方人叫納紗;不用棚架;只要數紗數就成。〃
〃聽梅娘子的口音象蘇州人。〃胡貨郎講;〃如果你不開口;活脫像煞了一個人。〃
〃象啥個人啊?〃旁邊的村婦們立刻八卦。
〃象綃山周家媳婦。〃胡貨郎答道。〃
梅蘭妮一聽;心就虛了;〃綃山離此地遠嗎?〃
〃不算太遠;十幾里路的樣子。〃胡貨郎想說什麼;終於沒講出來。
梅蘭妮也怕胡貨郎再說出什麼來;引起別人的注意;趕緊拿出銀子和他結算。胡貨郎應該找六百銅錢給梅蘭妮;在他數錢時;梅蘭妮先把東西搬進去;再出來;她並沒有馬上拿找頭;而是在貨車上翻看;看到有發粉;梅蘭妮知道這就是天然的小蘇打;是從酒窖裡產生的;說要六十銅錢一斤。再看;梅蘭妮有些吃驚;這年頭居然有純鹼。看到這些東西;梅蘭妮心裡有了計較。
和胡貨郎討價還價了一番;以那些才買下了一斤發粉;兩斤純鹼;另加一個錐子;和一把小翹頭剪。
最後;胡貨郎給了梅蘭妮四十個銅板;是做荷包的手工費。這次梅蘭妮還是拿了兩個荷包料;但換成淡藍的棉線。
儘管梅蘭妮有許多私活要做;但她對她的工作還是很兢兢業業的。
每天早上天才矇矇亮;鄰家的公雞們此起彼伏的鳴了起來;梅蘭妮就起床了;略梳洗了番;燒了熱水;送到心安和靜慧的門前。接著就洗衣煮飯。先是洗米下鍋煮粥;在把麵粉用水調好;加些鹽;蔥花醒在一旁。隔夜把草木灰用水泡著的衣服搓洗出來;這年代無肥皂;衣服就用草木灰水洗;北方人洗衣要用棒槌打;而南方洗衣用搓板。
搓好衣服用清水漂洗乾淨;擰乾了;再用稀米湯水浸泡。這就是‘漿洗‘;這樣方便下次洗衣。
早飯菜一般是兩個;羅卜幹切細了;放蔥花抄。涼拌黃瓜。攤了幾張餅;庵裡是分食制;這點梅蘭妮非常欣賞;用了幾個小碟子;分了菜;靜慧的口味比心安的重;所以;她的那份多加了點辣椒。梅蘭妮把兩分早餐送進了飯廳;兩位尼姑的早課也結束了。早餐完後;梅蘭妮洗碗;清潔飯廳廚房;把水缸的水放滿;梅蘭妮是用竹子把水接進缸裡;這樣省了很多力氣和時間。清洗廁所;掃院子;夏天的蔬菜多;要把它們淹制起來;比方做醬瓜;做菜乾;這些可以留到冬天菜少時食用。過了午後;梅蘭妮要準備午餐;一般是兩菜一湯;並做些花捲饅頭之類的點心;小鍋裡煮綠豆百合湯;這年頭白糖金貴;所以都是尼姑們自己收藏著;等到吃時;再加糖。幹了的衣服要熨好;摺好;放如藤筐裡;把筐放在過道里;她們自己會拿回去。這年代主僕的等級是很森嚴的;即使在佛提倡眾生平等的庵堂裡;也不可能有平等的。除非特別的囑咐;梅蘭妮是不能進她們的房間的。這樣對梅蘭妮來講並非壞事;可以少掉很多事;她現在有空就抓緊時間做針線活。晚上沒有電燈;黃昏起就只能做些少用眼的事;如用織機織布等。一般大約八點左右睡覺。
到了晚上;屋外遠處稻田裡;一片蛙鳴;梅蘭妮聽這嘈雜聲;想到隻身一人流落到了這裡;感到深深的孤寂。不僅淚流滿面。
日子在一天天的過;又到了胡貨郎到來的日子;梅蘭妮交了新做好的兩個荷包;又領了兩個荷包回來;這回她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