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子實在是困得做不住了,他也不知道皇阿瑪要什麼時候能過來,就想著先在小榻上躺下眯一會兒。此刻聽見皇阿瑪發話好像是不用行禮,簡直恍如天音入耳,模糊不清的嘟囔了一聲“皇阿瑪”,把小匣子朝康熙皇帝的方向推了推,就聽話的閉上眼睛,“接著睡”了。

完全忘記了他剛剛準備的一肚子的好話兒,以便勸說安慰看完資料後會傷心難過的自家皇阿瑪的事情。

康熙皇帝瞪著瞬間睡著了的兒子,啞口無言,實在是憋屈的說不出話來。

他當然知道太子平時不光是從沒熬過夜,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還要比大阿哥他們多一個鐘頭,生活作息又一向準時準點,今晚能撐到他過來,估計已經是極限了。可是還是氣不過。

臭小子居然這麼折騰他這個可憐的皇阿瑪。真的讓他很想踹兩腳出出氣。

運了半天氣,可憐的康熙皇帝輕輕的拿起小匣子放在床榻旁邊的櫃子上,不光沒把這個讓他恨不得踹兩腳的兒子吵醒,還細心的給蓋好了被子。接著又捧起那個小匣子,輕手輕腳的走了出去。

直接做到了御書房裡,藉著御案上的蠟燭燃燒散發出來的柔和光線,康熙皇帝開始聚精會神的翻閱著匣子裡的每一張內容。

等到他仔仔細細的看完了這些資料的時候,已經是下半夜了。儘管心裡明白在明早上早朝之前,他還有時間可以小睡一覺,但是現實卻是他沒有一絲一毫的睡意,心裡翻江倒海的難受。

珍貴稀有的東三省黑土地將來會是一個很大的“穀物倉庫”,成為大清第二個“魚米之鄉”的驚喜,也不能掩蓋住,因為知道在原來的歷史上“康熙晚年禁海”和後人直接“閉關鎖國”的結果後,帶給他的悲痛和沉重。

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歷史記載中的“康熙晚年有心無力和懦弱保守”是個什麼模樣。

就好像他的皇父在將要駕崩的時候那樣,心灰意冷,毫無鬥志。

也好像這些年來他曾經捫心自問過的一樣,如果再重來一次,他還有沒有當初的勇氣,在剛剛親政不久,什麼都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倉促的決定削三藩,還堅持住了這場這耗時達八年之久的戰事?

他是皇帝,可他也是個吃五穀雜糧,有生老病死的凡人。

隨著他的年齡增長,更加成熟穩定,閱歷豐富的同時,他也會和普通人一樣變得更加的膽小守舊。心裡擔憂顧慮著更多的人和事的時候,人可不就是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勇氣和衝勁嗎?

可是他的後人不但沒有理解他在晚年的無可奈何和有心無力,反而跟著他的腳步,進一步完善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做了一隻縮頭烏龜。就像一隻井底的青蛙,守著大清這一畝三分地,無視這些豺狼本質的西方諸國日漸強大的事實,驕傲自滿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康熙皇帝內心裡不住的嘆氣。

他害怕皇家阿哥們長大後和前朝皇子一樣的不學無術,吃喝玩樂,給他們請來滿漢的名師大儒,每天督促他們的學習,卻是沒想到子孫後代都只學了儒家的那套酸腐呆氣,全然沒有了祖先們縱橫白山黑水之間的血性。

他又想到太子這個臭小子,傻不愣登的半夜興起就來打斷他的好事不說,還貿貿然的就把這些,有關他的“不光彩的歷史資料”都交給他,此時還根本想不到啥是擔心的在呼呼大睡。

真是讓人忍不住想敲敲他的腦袋,再踹他幾腳,讓他長點兒心肝。

身為太子,卻是如此的天真爛漫,沒有一點兒城府算計,怎能不讓他這個皇阿瑪操心擔憂。怪不得阿茹娜見到他就喊呆子。真是夠呆的。

第二天,一夜沒睡的康熙皇帝,雖然是非常的睏倦不堪,但還是強撐著跟往常一樣的早朝,批閱奏摺。

他還要抽時間把這次去沙俄的國都聖彼得堡打探訊息,順便折騰點事兒的人員名單確定下來;再和八旗的議事大臣們商討逐步開放東南沿海海禁的問題。

因此康熙皇帝是一邊不停的喝著濃烈的茶湯提神,一邊在心裡罵太子那個罪魁禍首臭小子。

而在乾清宮暖閣很好的睡了一覺的胤礽,白天雖然有點兒精神不佳,但是也把所有的功課都順利的堅持了下來。

中午的時候,也沒耽誤他在毓慶宮的詹士府,和康熙皇帝分給他的幾位翰林院官員,完成了有關《大清律》第一章節序言總目錄之類的抄寫。當然新的內容都是標上了標點符號的,讀起來至少不再是像一顆大石頭一般沉重的“天書”那樣,晦澀難懂,難啃難讀。

父子二人都是忙忙碌碌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