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朝後,宋璟就回到家中,處理著所需要做的事情。 宋璟坐在書房裡,桌面上擺的都是一些從各地寄過來的信件。但是這一些信件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尚在調查”或者“結果未明”這一類的話,小部分信件則是上報了調查結果的,表示有成效。 宋璟就坐在書桌前,心裡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丞相!丞相!” 他正扶著額頭坐在書桌前,腦中反覆思考著對於治理惡錢的事情時,就聽到外頭傳來一個呼喊的聲音。 “丞相!有新的情況!” 這時一個侍衛跑了進來,手裡還拿著一個信封。 宋璟緩緩抬起頭,問道:“什麼新情況?” “彭城縣那邊的新訊息,而且是屬實的!連同信一同送來的,還有彭城縣的縣令以及幾個囚犯,此時那些人正在路上。”侍衛把信遞交給宋璟,說道。 宋璟一聽,頓時就知道了侍衛說的是什麼意思,連忙把信拿了過來,拆開後看了起來。 把信讀完之後,他眼裡滿是欣喜,猛地一拍桌子,從書桌前站了起來。 “好!太好了!”他十分激動地從坐榻上坐了起來,“永和的法子有收效了!” 他手裡拿著信封,來回踱步,然後就說道:“你去命人準備一下,我們進宮見一下皇上。” “是。” 宣政殿,李隆基正坐在書桌前處理著今日的政事,忽然一個宦官彎著身子快速走了進來,朝著李隆基行禮道:“陛下,宋丞相求見。” “宋丞相求見?”李隆基抬起頭,說道:“宣吧。” 宦官再次行禮,後退著出去了。當他再次進來時,身後還跟著宋璟,而宋璟一見到李隆基,便下跪,喊道: “老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丞相快快請起。”李隆基見宋璟滿臉喜色,便問道:“宋丞相今日前來是有何事?而且見宋丞相滿面欣喜,似乎還是件好事。” 宋璟站了起來,說道:“回陛下,確實是好事。” “是何好事?” “陛下,老臣今日貿然覲見,是想向陛下說一說惡錢治理之事。”宋璟說道,“那方法有效了!” “有效了?”李隆基此時也是有些激動了,若非顧及面子,他估計此時已經要站起來了,“宋丞相快說,有什麼收效了。” “陛下,這是派去彭城縣的御史所送來的信,請陛下過目。”宋丞相從袖中取出那封信件,遞給了站在一旁的宦官,再由他轉而遞交給李隆基。 李隆基接過信件,開啟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他也是激動地說了一聲:“好啊!宋丞相你提出的方法果然有效!” “陛下,這只是其中一個縣城的調查,其它的縣城尚還在進行調查,想必屆時還會有新的訊息繼續傳來。”宋璟說道。 “沒想到這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便能有如此成效。好啊,實在是好啊!”李隆基把信件放到了自己的書桌上,“這惡錢之事,總算是能有一個好的處理了啊。” “這一切,都是因有陛下的聖明。”宋璟也是適時地拍了一下李隆基的馬屁。 但是這時,李隆基突然又皺起了眉頭,說道:“但是此事間了,宋丞相和蘇丞相二位自然就是頭功,但是也免不了某些別有用心的大臣會彈劾。” “用如此雷霆手段處理惡錢之事,宋丞相與蘇丞相自然是會受到排擠......” 宋璟自然是聽出了李隆基的憂慮,惡錢之事自然會牽動不少大臣的利益,若是真的拿出來進行彈劾,自然是會讓李隆基難為。於是他便說道: “陛下無需多慮,這首功並不是老臣與蘇丞相的。” “這方法不是宋丞相你提出來的?那又是何人提出來的。”李隆基也是有些疑惑了,實在是宋丞相太能賣關子了,所以導致他的胃口也被吊了起來。 “回陛下,這個方法是由老臣的學生、國子博士常文孟之子——常安常永和所提出來的。”宋璟解釋道。 “宋丞相你的學生?”李隆基似乎是不知道常安是什麼人,“是何的青年才俊能入得了宋丞相的法眼,還收作學生。” “不知陛下可曾聽說過《登高》?” “可是‘風急天高猿嘯哀的那首登高’?”由於這首詩足夠好,李隆基自然是聽說過這首詩。 “創作此詩的人便是老臣的學生,這個治理惡錢的方法也是他所提出來的。”宋璟說道。 “既然這法子是常永和所提出的,為何當時不說?” 宋璟繼續解釋:“老臣也是說過,常永和是老臣的學生。而治理惡錢會動搖到某些人的利益,朝堂之上人多口舌也多,自然是怕會牽扯到他。” “若是過早地說出這件事情的真相,此等青年才俊尚未為陛下效力,便被受到牽連,老臣實在感到是可惜。” 李隆基點點頭,表示理解地說道:“理應如此。” “但是如此這般,世人眼中仍是宋丞相對此事親手操刀,仍然是會擠兌誹謗宋丞相。”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