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李瑛是否有真的在好好學習。”李隆基聽此,直接腳步一轉,朝著太子殿走去了。
“陛下是怕定康侯帶歪殿下?”成公公此時就嘴多地問了一句,“定康侯並非那樣的人,陛下不必擔憂。”
李隆基卻說:“朕擔心的不是定康侯帶歪瑛兒,是怕定康侯被瑛兒帶歪!”
“定康侯本人雖然足智多謀,看上去是個鬼才,但是他和瑛兒的關係你也是知道的。他對待瑛兒可是一向放縱,就怕跟著瑛兒出去胡來,朕是擔心這個!”
成公公愕然,便不再說話了。
就這麼跟著李隆基來到了太子殿的門口,自家的陛下忽然放緩了腳步,隨後有些鬼鬼祟祟地看向了屋內。
蘇茫、鄭竹和秦晃三人看到了李隆基後,就打算直接起身。但是後者卻抬起手,示意他們不要輕舉妄動,三者只好恢復神情,繼續旁聽常安講課。而常安二人沒有在意這三個老頭的異樣,照樣講課。
“孟子有云: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常安說道:“阿房宮賦不僅僅是在說的治國之法,更多的是在敘述一個真理——那便是:國富民強必以民為本。”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總結先前歷史王朝的興亡教訓,也可以補查自己為政時的得失,從而更好取捨。”
李瑛點頭,然後忽然問道:
“但是我在閱讀你的文章後,又去翻看了一番《過秦論》。其中《過秦論》說秦國滅亡,是‘仁義不失而攻守之勢異也’,你卻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為什麼會有如此見解?”
常安此時就說:“因為多行不義必自斃。不好的事情做多了,必然會遭殃。”
“賈老先生說的是不仁不義,我說的重點則是暴民取材,同樣為不仁不義之舉。我感覺和賈老先生所寫的目的是差不多一致的。”常安笑著說道。
“這裡,我就要告訴殿下一個東西,叫做:歷史的辯證法。”
李瑛此時就端正坐姿,開始聽常安的解釋:
“歷史的發展是透過矛盾和衝突的相互作用而推動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透過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解決來推動的。舊的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會引發新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的鬥爭和解決又會推動歷史的前進。同時,歷史也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在不斷的變化中前進。”
“在歷史中,小的變化和積累逐漸導致大的變革和突破。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絡和相互影響的。歷史的發展也是由一系列的因果關係和相互作用所驅動的。”
李瑛聽完了常安的解釋後,整個人都愣了一下,常安乾脆就這麼解釋道:
“歷史的發展就像一場戲,戲中有兩個主角,它們相互作用,推動著故事滾滾向前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像是一場激烈的比賽,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解決就是比賽的關鍵。”
“哦~”李瑛這才聽懂,然後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
“秦國的滅亡,無論是從你寫的《阿房宮賦》,還是賈誼寫的《過秦論》,都是在說每一點對百姓的惡行,最終都成為了壓垮秦國的原因之一。”
常安此時就欣慰地點頭,說道:“不錯。”
“那我明白這個《阿房宮賦》的意思了,你能寫出如此文章,當真不錯。古來之賦,此當為第一!”李瑛此時說道。
常安笑了笑,不置可否,畢竟這篇文章就算不被李瑛認同,後世多的是人認同這篇《阿房宮賦》的。
這個時候,常安的身後傳出了一陣掌聲:“好一個古來之賦,此為第一。”
“當真想不到,定康侯你寫的這篇文賦,竟藏有如此意境。若是無法認同與讀出此文,倒是對你的褻瀆了。”
常安和李瑛此時就看向門口,發現李隆基不知什麼時候就站在了門口,聽他講課。常安此時就微微俯身頷首,問候道:
“見過陛下。”
“父親。”
李隆基擺擺手,說道:“無事無事,你上什麼課,朕都不會多過問。只是方才,朕聽到你對自己的《阿房宮賦》如此解讀,是否有些自我驕傲了?”
“回陛下,此文之中盡是此意,臣不敢妄自驕傲。”常安微微笑道。
“朕方才聽了,很不錯。”李隆基此時讚許道,“果然,要令一件事情好做,就要用到對的人。讓你來教瑛兒,倒是朕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