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昨天孫府上來人說孫家奶奶有著寶寶,吃不下東西,就想吃我們家的餛飩,說今天不定什麼時候就叫人出來喚我們進去做給孫奶奶吃呢。”
鄭娘子連連讚道:“嫂子你真是好福氣,這樣的闊氣人家,隨便打賞一點,就夠咱們過一年了!”
王嫂和鄭娘子又是一番慨嘆,帶著對孫家奶奶的無比羨慕。那孫家乃是杭州數一數二的富戶,整個浙江府恐怕也只有城東的張家能和孫家抗衡了。便是這街頭賣早點的,也知道那張家是因為前些年出了個太子妃,朝廷的賞賜接二連三的下來,本來還可以封幾個官的,聽說那太子妃不想家人過於張揚,才作罷的。
王嫂子忙著和鄭娘子說著孫家和張家的閒事,轉身發現自己設的小桌上已經坐下一位客人了,便走過去招呼客人。這客人竟是一個尼姑,穿著緇衣,頭上帶著一頂小帽,面容卻看不出來有多大年歲,許是二十多,許是三十多,見王嫂子過來,便開口道“給我一碗餛飩”,王嫂子心下犯嘀咕了,心想我這餛飩可是肉餡的啊,難道你一個尼姑竟然沒有這些禁忌?
心下犯疑,不免就朝那尼姑多看了幾眼,那尼姑似乎也醒悟到了什麼,笑笑說道:“以前有酒肉和尚,我卻是個酒肉尼姑,這位嫂子你給我做來就成。”王嫂子想,以前有見過騙吃騙喝的酒肉和尚,今天竟然撞見一個這樣的尼姑,一大早上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晦氣。
那尼姑掏出一吊錢,放在桌邊,跟王嫂子說:“這位嫂子,我剛才聽你說那什麼張家和孫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最喜歡聽人說故事了,嫂子你坐下與我細說說,這吊錢就當是聽故事的酬金了。”王嫂子滿心歡喜,尋思不知上輩子積了什麼德,好事都趕在今天了,反正現在天色還早,也沒多少人出來光顧她這小攤,就在尼姑旁邊的長凳上坐下,開始細說這杭州城現今最炙手可熱的兩家富戶。
“張家的祖上,做過一些官,聽說高祖皇帝的時候,還出過一個狀元,做過京官,當時在杭州城也是轟動一時啊,這事我還是聽我家公婆說的,後來不知怎地犯了事,被貶到杭州城來,到了狀元爺的兒子那一代,除了在家讀讀書,也沒什麼人出去做官了。直到前些年,如今的皇上登了大寶,京裡就派人來,查到那狀元爺在杭州的兒子,也就是現在那張家的老爺,要他進京裡去,還特意說讓夫人抱著女公子一起。張老爺自爹無端端的遭了罪,家裡人都是本本分分,雖比平常人家富些,也從不做那為非作歹的事情。突然聽到京裡來人要他去,想著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抱著女公子去了。”
“誰知道這一去啊,原來是當今的皇上說張老爺的爹,那個狀元爺做過他幾天先生,因為自己年小的時候調皮,才讓先生遭了罪,一直啊想找到先生賠個不是,誰知道先生已經老了,只留下先生的兒子,所以請到京裡去享福。張老爺也不知怎地想不開,就是不肯留在京城做官,皇上沒法子,就留下他的女兒,說是要結個親家。這下子那張老爺的女兒就做了太子妃,聽說前些年還生下了一個兒子”
這尼姑一邊吃著餛飩,一邊不斷的點頭嗯嗯,聽完了張家的事,又問道:“那孫家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王嫂子繼續說道:“孫家以前出過幾個讀書人,不過沒有張家的狀元爺那麼出息,現在孫家掌家少爺的爺爺,也曾在京裡當過官,後來回了鄉開始做些經營。先帝時候孫家的絲綢生意一下子做大,不過之後沒幾年孫少爺的爹就在京城歿了”,說到這裡,王嫂子頓了一下,“後來聽說今上說孫少爺的爺爺以前也是個忠良,就賞了不少田地給孫家,孫家少爺也不怎麼管這些事情,自從討了這個少奶奶,只顧著和少奶奶四處玩,有時也讀讀書什麼的,就是不見去考狀元,也不知道是想做什麼。不過孫少爺為人很是寬厚,本來這個地方離他家宅院挺近的,原是不讓我們在這裡開張做生意的,只因著少奶奶平時喜歡吃我們兩家做的東西,所以孫少爺就準了,連租錢也沒要我們的,過年過節的還常常有些賞錢下來”
王嫂子絮絮叨叨的說了不少,這尼姑的餛飩也吃完了,朝王嫂子笑著說“嫂子,我今天有點累,不想趕路了,在你這裡多坐會兒,不妨你生意吧?”王嫂子心想,這裡坐著個尼姑,怎的不妨,不過她給的一吊錢,自己好幾天的生意也賺不回來,便滿臉堆笑的說“不妨,不妨,只是我要開張做生意了,待會兒還要給孫奶奶送餛飩去,就不能陪著師太你說故事了。”
這時街拐角跑過來一個丫鬟模樣的人,朝著王嫂子喊著“王嫂子,你做一碗餛飩收拾一下隨我送進去”,尼姑看了一下這丫鬟,估摸著這就